2015年8月,青海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促進云計算發展培育大數據產業實施意見》。2016年6月,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印發《青海省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至此,我省大數據產業發展明確了方向和路徑。
時隔兩年多,通過頂層設計先行,政策環境不斷優化,青海省大數據產業已經從最初的“落地生根”逐步實現“開花結果”。
2015年7月,柴達木云數據中心暨青藏高原數據災備中心落戶格爾木市。
2015年12月,一期設計3200個標準機架的中國移動(青海)高原大數據中心建成啟用,成為青藏高原首個大型云計算數據中心。
目前,中國電信青海分公司的互聯網信息中心、大數據災備中心提供基礎服務層的設備及數據、托管、云服務和異地云災備服務,西寧市電信樞紐樓云中心具備400個機架裝機能力,格爾木市云計算中型項目裝機具備200個機架裝機能力,規劃中的海東云資源池一期項目計劃建設裝機能力2200個,全省規劃3800個機架能力。中國聯通青海公司在“沃云”數據中心的基礎上,正在建設2272個標準機架規模的聯通集團國家級(青海)數據基地。也就是說,到“十三五”末,我省將擁有1.2萬個機架的數據存儲能力。
是的,以2013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關于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指導意見》為參考,青海在建設大數據中心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區位和能源優勢,從我省大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中不難看出這種發展趨勢。
青海土地資源豐富、氣候冷涼干旱,屬于地質災害輕度分布區,符合大型數據中心建設一類地區。同時,青海是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是進藏入疆的重要門戶,在深度融入“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大數據產業大有可為。更重要的是,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約占總成本的45%以上,而我省能源豐富多樣,能源優勢突出,特別是在水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上具有全國領先的優勢。另外,我省擁有全國獨有的豐富鹽湖資源,其中大量的鋰資源可以就地制造低成本高效率的鋰電儲能電池,可以解決對數據中心晝夜供電的連續性和安全性問題,還能帶動新能源、新材料等相關產業發展。
我省海西、海東、海南多地提出發展大數據產業,而其中標志性的項目就是數據中心的建設。10月27日,省政府召開全省大數據建設座談會,會議指出,要統籌規劃,做到大數據中心布局建設科學規劃、有序推進、注重實效,既要切實打通信息共享渠道,又切忌因為重復建設造成資源浪費。
有關數據顯示,到2020年,全世界所產生的數據量將會是今天的44倍,按照這樣的速度發展,全球的數據中心建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是,數據增長過快并不意味著就要盲目建設大量的數據中心,一定要以市場為導向,科學合理布局規劃,實現地區間差異化發展。因為云計算的本質與核心是數據、軟件和服務,而不僅僅是硬件和數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