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大數據已經成為企業整體轉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因此無論是做底層Hadoop發行版的公司,還是新型BI公司或者類似Splunk這樣的大公司都期望在企業級大數據市場分羹一杯。
同樣,定位為“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的iReadyIT,也看好了中國企業級大數據市場高速增長的態勢和巨大潛力,想在這個尚無壟斷性巨頭出現的行業攻城略地,建立自己的壁壘。
iReadyIT成立于2014年,從2016年開始專注于企業級大數據服務。創始人吳奇鋒告訴36氪,最初沒有直接扎入自己最熟悉的大數據領域,反而進入了相對陌生的POS機領域,陣痛之后,砍掉了所有的POS機業務,專注于自己擅長的企業級大數據這一領域,并且已經實現盈利。
目前,iReadyIT面向企業級客戶推出iReadyData數據準備和iReadyInsight數造業務兩款產品。
前者是面向企業內、外部的數據采集和治理,建立面向人工智能時代的數據基礎,并將采集回來的數據轉化為數據資產。
iReadyInsight數造業務則是通過數據建模分析、大數據分析,推動企業業務的改革和創新,主要為企業提供經營分析、行業大數據、集團運營監控等功能。
很多大數據公司都在強調自己在產品和技術方面的優勢,而吳奇鋒認為,在目前國內所有創業大數據公司的技術,不存在代差的情況下,面向客戶銷售能力、解決方案的能力、項目交付能力、平臺產品能力、平臺運營能力才是核心競爭力。然而,如果你在企業服務領域創業,那么無論是媒體還是投資人甚至連你的員工都會提醒你,早期的創業公司更應該專注于產品的研發和打磨,不要做太多定制化開發的項目,這些臟活累活會拖垮你的公司。不過,吳奇鋒卻認為,正是其他公司這些所謂的臟活累活才是彎道超車的最好機會。
iReadyIT在創立之初就打算成為一家重服務的公司,雖然重服務會耗費公司的很多精力,但同樣也可以獲得更大的用戶生命周期價值,并且通過定制化的貼身服務來構建壁壘,目前iReadyIT已經服務了73家付費客戶。
但問題在于,一家大型企業的定制化開發或許就夠整個技術團隊忙上一陣子,那么短短一年之內如何服務如此多的客戶?
吳奇鋒告訴36氪,首先iReadyIT為不同的客戶提供的服務中,整體的產品和技術體系是標準化的,客戶會在這套標準化的產品體系內提出定制化的需求,同時iReadyIT會將這些標準化的需求交給外包公司處理,自己只需要對外包公司提交的代碼進行測試,保證產品質量。這樣除了可以大幅降低人力成本外,公司還可以同時服務于多個客戶。
此外,iReadyIT服務客戶并非一錘子買賣,更多的是通過項目升級和維護產生新的銷售機會,從而形成交叉銷售,深入服務每一個客戶成為其數據技術的核心提供方。
當然iReadyIT在深度服務于某一個行業的大客戶之后,會對整個行業的需求有一個全面的認知,將行業通用性的需求融入自己的產品中,甚至形成行業通用的大數據服務平臺,為行業內的其他客戶提供服務,從而建立公司在行業中的壁壘。
在團隊方面,創始人吳奇鋒為AMT集團合伙人,微軟技術專家,日本電通信集團中國區高級顧問,先后供職于南威軟件、微軟技術中心等,負責產品研發、解決方案銷售管理等工作,擁有超過程11年的行業銷售,交付,研發管理經驗。
在客戶方面,截止2017年7月付費企業達73家,包括遠洋地產、吉利汽車、方太、海南航空、三菱東京UFJ銀行、中化集團、知乎等覆蓋金融、航空、地產、制造等幾大行業。今年預計合同金額超過2500萬,毛利率35%以上,復合增長率187%。今年上半年已經實現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