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過人才投奔的驚喜,也遭遇過技術團隊“一夜走空”的沮喪。創業兩年后,法學博士劉思銘的體會是,留住人才比吸引人才更難。
兩年間,他創辦的長春把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把手科技”)推出了全國首個集成法院裁判文書和檢察院檢察文書的免費司法案例檢索平臺——“把手案例”2.0版。通過它,可以查到全國類似案件的審理和判決情況。劉思銘說,類似案件的統計數據和分析可以為疑難案件的解決提供參考,從而彌補司法人員和律師的個人經驗不足。
兩年間有很多艱難時刻,但劉思銘從未懷疑過他選擇的法律大數據的創業領域。在他看來,有了法律大數據,很多疑難的司法案件可能會有章可循。
東北創業,成本低
兩年前辭職創業時,劉思銘是吉林大學團委副書記。周圍朋友驚訝,“不繼續做行政可惜了”。可他還是想改變一下生活和工作狀態。
劉思銘發現,國內互聯網信息技術在法律領域的應用相對滯后。市面上大多是法律電商和法律門戶網站,做法律大數據分析和服務的互聯網企業很少。
盡管互聯網領域創業大都在“北上廣”,劉思銘卻覺得留在長春,依托母校吉大的法學學科優勢,也能吸引來志趣相投的伙伴。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在東北創業,成本低。
但現實不容樂觀,對二線城市長春而言,想吸引優秀的法律人才并不容易。好在“把手科技”以法律數據開發和咨詢服務的清晰定位,讓多位法律和計算機人才愿意放棄一線城市的高薪和穩定工作,加入其中。
去年,北大法律碩士向晨韻加入了“把手科技”。此前,她在北京一家不錯的法律服務公司做知識產權代理。這個為了愛情來到吉林的湖北姑娘,原本可以再找一份高薪工作。在她看來,在發展成熟的公司,有資深老師帶,很快就能上手,但也會很快遇到職業發展瓶頸。
如果向晨韻繼續留在以前的單位,職業上升空間顯而易見:從助理做起,短期內有可能成為項目組組長,可要熬到部門主管就得若干年后了。現在她在“把手科技”負責開發相關服務產品,諸如大數據與分析報告、法律風險防控、法律檢索相關培訓等。雖然薪資僅為在北京工作時的一半,但她更看好法律大數據領域的發展前景。
去年,在央企做了5年法務工作的齊亮也辭職來到了“把手科技”,成為產品部總監。“在以前的單位里干多干少,收入差距都不大,有種提前養老的感覺。”雖然現在的薪水比以前少很多,已經娶妻生子的齊亮還是頂著壓力選擇了“把手科技”。
在劉思銘看來,司法部門和律所等還不太習慣使用法律大數據來處理問題,法律行業的標準化和專業化的路還很遠。這也正是法律大數據開發的價值所在。法律大數據開發是一個純藍海市場,沒有領航者,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遭遇技術團隊一夜走空
但人才引進容易,留住難。“把手科技”聚集創業伙伴的同時,也曾遭遇過技術團隊的“一夜走空”。
去年,劉思銘準備找融資,與一位投資人達成了初步意向。意想不到的是,就在談判期間,一起創辦公司的技術合伙人選擇撤出。理由是,無法繼續認同公司未來的發展理念。
更讓劉思銘措手不及的是,合伙人帶領的6人技術團隊也一起離開。不僅如此,原本有意向的融資也投給了這位技術合伙人。
雙方的分歧在于:計算機專業出身的合伙人想用計算機程序來替代人工法律服務,而劉思銘則堅持計算機程序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運用,是用來彌補法律服務中人的經驗不足,而不是取代人工法律服務。
技術團隊一夜走空,導致當時剛上線不久的“把手案例”搜索引擎1.0版和正在做的數據分析項目無法正常運行。為解燃眉之急,劉思銘聯系了在外企工作的大學同學張沛軒幫忙。
張沛軒看好劉思銘的創業項目,他深知這位老同學在大學時就顯露了創業潛能。在吉大讀大一時,還是校學生會信息工程部干事的劉思銘,用一年時間就把只有兩個人的部門變成了學生會第一大部。
現任“把手科技”技術總監的高新宇,也畢業于吉林大學,是劉思銘的舊相識。此前技術團隊撤出時,也一并帶走了搜索引擎的開發技術。高新宇接手后,開始重新開發和構建。
最新上線的“把手案例”2.0版,界面更美觀,搜索也更精準,搜索選項從10多個擴展到50多個。此外,原來1.0版本只錄入了1600多萬份裁判文書,2.0版本則把已經公開的裁判文書都補充進來,還囊括了已公開的150萬份檢察文書。
“把手案例”不是對法律文書進行簡單收錄,而是對其進行精細加工和挖掘。高新宇介紹,先用自主開發的文字分割程序把原始案件司法文書分割成小段落,再轉換成思維導圖、流程圖或圖標等形式,這樣可以縮短受眾的閱讀和分析時間。最新版本的“把手案例”還將司法文書分類成知識產權、破產、房地產、銀行等多個子庫。
依托法律大數據提供服務
一方面通過維護和迭代法律文書搜索引擎樹口碑,吸引客戶。另一方面靠承接法律數據分析服務項目維持公司正常運營。
最初,“把手科技”在微信公眾號上推介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第一次推文,估計一天能有幾百人瀏覽就不錯了,沒想到當晚閱讀量就超過5000。”劉思銘說,第一個服務項目是人家主動找上門的,給長春二道區人民法院做裁判文書質量分析。
此外,為了推介公司產品,“把手科技”還會把產品手冊主動寄送給司法機關和企業等目標客戶。靠著“把手案例”積攢的知名度,多家法院和檢察院邀請他們去做法律信息化動態或是法律案例搜索的培訓。團隊成員還經常參加一些司法大數據會議,推介服務項目,跟專家和同行交流。
“就全國而言,目前從事法律大數據分析與開發的企業還不多,要想法律大數據行業有更長遠發展,就得大家一起努力,把市場做起來。”劉思銘說。
憑借專業的數據分析服務,“把手科技”曾聯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吉林大學司法數據應用研究中心,承接了最高院2015年司法調研重大課題——《人民法院案件信息資源開發與應用有關問題調研》。他們還依托法律案例大數據,為電力企業和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做法律風險防控,提供日常管理和訴訟解決的參考依據。
“最好的營銷是口碑拓展。”劉思銘開會時,經常說“要把每個項目做成藝術品”。公司成立兩年來,“把手科技”提供法律數據咨詢服務范圍涉獵裁判文書質量分析、聯合訴訟、個案咨詢、企業法律風險防控、司法大數據分析報告和培訓等大小數十個項目。
現在,為了穩定團隊,劉思銘把核心成員吸納成了公司股東。去年“把手科技”入不敷出。今年則好很多,目前所承接的項目已經能滿足本年度的開支。
對于今后的發展,劉思銘計劃為特定的客戶群體設計專屬的法律信息化服務產品,讓更多人受益于法律大數據帶來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