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炫的汽車也許并不是從底特律開出來,而是從科技之都硅谷,數據洪流的爆發將賦予這個地方的創新者新的重任。
可以看到,隨著5G的即將到來,未來汽車成為了各大硅谷巨頭公司的研究方向。有專家預測,未來自動駕駛汽車能達到十倍甚至千倍于人類的駕駛能力,換言之,也能帶來海量的數據資源。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過往專注于單一領域的科技公司都在“跨界”。不同領域的數據爆發將滋生出無數的商業機會,前沿科技的引領者們顯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英特爾是其中的一家。
正如英特爾CEO科再奇所說,智能、互聯的物和機器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將成為英特爾創新和增長的驅動因素。
“面對萬物智能互聯、數據洪流、計算感知化和云的增值四大趨勢以及由此迸發的新機遇,英特爾已制定清晰的數據戰略,借助云和數據中心、物聯網、存儲、FPGA以及5G構成的增長的良性循環,驅動云計算和數以億計的智能、互聯計算設備。”科再奇說。
科技巨頭轉身擁抱數據大潮的時代已經來臨,或許,我們應該和“英特爾是家PC領域的芯片巨頭”這樣的舊觀念說再見了。
擁抱“數據石油”
“英特爾已經成為一家數據公司。”這是今年以來這家全球最大的芯片生產商英特爾向外界傳遞出的關鍵信息。
“雖然中國不是石油的大國,但是如果把數據比作是未來的石油,那么中國一定是數據的第一大國。”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在近日的一場峰會上表示,到2020年,中國的數據總量將會達到8000EB。
事實上,從“人上網”到“物上網”,包括中國在內的經濟體正迎來萬物智能互聯的新時代,由此而生的是數據量指數級爆炸。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540萬件物聯網設備將被投入到石油、天然氣采礦,監控溫度、濕度等居住環境的建筑物聯網設備將達到7000萬件,而在餐飲業,這個數字將高達3.1億。
數據的最高紀錄將出現在衛生醫療行業,物聯網智能設備投入將達到6.46億件。目前,35%制造業業主已經采用智能傳感到物聯網設備,另有10%和8%的業主將在一年及三年內對制造設備進行智能物聯網改造。
“數據洪流已經來到我們生活中,數據就是新石油。”楊旭認為,在萬物智能互聯的新時代,面對數據洪流,智能化帶來巨大增值空間,也只有增值才能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駕馭數據洪流是實體經濟轉型的關鍵,“駕馭好數據洪流,使數據真正實現增值,讓實體經濟在增值過程中發展、創新和轉型”。
“今天處于所有產業融合的狀態,這是幾十年來沒有遇見的現象。以前我們在自己行業里面做事,現在都是在更廣闊的產業融合里面。真的沒有‘界’了,所以我認為產業不是在跨界,而是在融合。”楊旭表示。
數據時代的引領者
和PC時代一樣,英特爾在數據時代依然表現出了強大的領導力。
早在三年前,英特爾就致力于業務重組,將業務的重心從PC上轉移,積極布局人工智能、無人駕駛、5G、虛擬現實等領域。
英特爾、寶馬和Mobileye三方合作完成的寶馬無人駕駛汽車首次亮相,把英特爾高性能計算、Mobileye的汽車級計算機視覺技術、德爾福在無人駕駛積累的專業技術,以及寶馬行業領先的研究成果匯集到高度無人駕駛功能中
最近半年來,英特爾公司更是動作頻頻,從舉辦英特爾人工智能論壇,到成立人工智能產品事業部和人工智能應用實驗室,從CES 2017上發布英特爾GOTM智能駕駛5G車載通信平臺,到宣布將要收購Mobileye延伸無人駕駛技術布局,英特爾的轉型速度之快也讓外界看到了英特爾在數據戰略上的野心。
據悉,目前包括物聯網、數據中心、游戲、車聯網和無人機在內的業務在收入和盈利方面已經占到了英特爾整體業務的一半左右。這些新興的業務增速已經大幅超過傳統的PC業務。英特爾CEO科再奇在一季度財報發布后曾預計,這部分業務今年的收入將會呈兩位數增長,規模達到300億美元左右。
以無人駕駛領域為例,不同于其他廠商,英特爾的優勢在于對不同數據類型的處理能力和技術部署。無人駕駛汽車的復雜性和計算能力需要多個高端至強處理器、高性能FPGA、內存、高帶寬連接等能力的支持,這都是英特爾所擅長的。
目前,英特爾能夠為無人駕駛協作提供廣泛的資源,比如說車內計算以及強大的云和一套機器學習解決方案。還有高帶寬、低延遲的5G連接系統,以及強大的內存和FPGA技術,人機接口以及安全技術。英特爾甚至在今年1月推出橫跨汽車、連接和云的全新汽車解決方案品牌——英特爾GO,多個開發工具包能夠支持業內首個5G就緒的無人駕駛開發平臺。
同時,英特爾的制造能力也保證了英特爾在數據洪流時代的領先優勢。目前英特爾比競爭對手當前一代的制程技術領先三年,如果照這個軌跡發展,即使競爭對手兌現其10納米規劃之后,英特爾也將在制程技術上繼續保持三年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