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批依托企業、科研機構、科研院所或高校而設立的國家工程實驗室紛紛落地,旨在加快中國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本文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大數據類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特點,及其背后強有力的推手。
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家“十一五”中產業基礎設施相關綱要和規劃,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規范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與運行管理,國家制定了《國家工程實驗室管理辦法(試行)》。
該管理辦法列出二十六項明確規定,來規范實驗室的組織管理、申報與審理、監督管理等工作,為了真正做到“建有所用”國家也是操碎了心。
目前國家工程實驗室主要涉及了農業、生物、醫藥、信息、環境、能源、資源、制造業等領域的高技術產業。國家如此“大手筆”,就是要培育高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
大數據作為時下熱門行業,自然是走在前面。截止2017年3月,全國共有14家大數據類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名單見文末)
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特點:
(1)產學研手牽手,大數據一起走
目前,成立的14個大數據相關國家工程實驗室,除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外,均采用產學研相結合的模式,高校與企業共建,打造專業大數據平臺,技術成果與專業人才雙重輸出。
(2)技術vs應用,哪個才是硬道理?
從現有大數據相關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成果形式上看,可以分為技術型實驗室和應用技術型實驗室。顧名思義技術型實驗室重在技術升級與改造;而應用技術型實驗室重在將高新技術轉化為先進的應用。
(3)“多技術”&“多領域”
從現有的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研究方向來看,不難發現:大數據的技術已經千變萬化,從傳統軟件開發到數據分析再到深度學習。
并且大數據的技術應用已經滲透到多個領域,涵蓋了工業、醫療、綜合交通、教育、社會安全等,較之以往大數據的發展應用更為 聚焦社會與民生 。
(4)創新平臺才是硬道理
從現有的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研究目標上看,多致力于打造相關的應用技術創新平臺或相關研究平臺。秉承發力創新、從技術突破到實際應用的道路,通過平臺的整合與實踐,來增進國家重點工程的大數據應用的保障能力。
(5)大數據國家實驗室的車,擠著也要上
截止至2016年12月,國家公布了大數據相關的11個擬國家實驗室名單,然而就在2017年3月份一個月的時間,就有3個實驗室(醫療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大數據分析系統國家工程實驗室)落地。
由此可見,大數據國家實驗室的建設速度正在逐漸增加,熱度持續走高。
(6)誰在領跑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
目前,大數據相關的國家工程實驗室多為高校牽頭聯合企業共建,除上述提到的兩家只有企業參與建設外,只有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是由企業牽頭共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