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的推進,數據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工信部提出,未來大數據將在工業生產全流程中進行應用,一方面大力提升企業內部運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發展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定制,提升制造過程中的智能化和柔性化。
日前,工信部印發《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特別提出加快推進大數據產業應用能力,到2020年,大數據相關產品和服務業務收入突破1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30%左右。
2016年是中國信息化進程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它標記了大數據與傳統信息化的顯著分野。傳統信息化基于數據更注重查詢功能,而大數據則注重信息的互通互聯,可以一站式實現企業、政府需要的數據采集和數據挖掘智能分析。通過大數據,企業可以更加貼近消費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作出預判;政府則可以預測把控經濟脈搏、掌握行業宏觀數據進而進行預判調控等。《2016—2021年大數據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指出,大數據脫胎于傳統信息化產業,是信息化的催化劑和助燃物,必將最終顛覆行業業態,淘汰傳統廠商。
從科技互聯網企業到生產制造、貨物流通企業,很多人已經在利用大數據分析提升競爭力,提前布局未來。基于大數據分析平臺,企業能夠總結經驗、發現規律、預測趨勢、輔助決策,充分釋放和利用海量數據資源中蘊含的巨大價值,對外能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的深度融合、交叉創新,對內能優化公司運營結構,精準決策,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以國內最大的單品電子商務服務商網庫集團為例,最開始就是為大數據而生的B2B企業,多年來立足于大數據應用的角度,思考實體企業電商應用,從最開始114查號臺數據到1100多萬中小企業互聯網數據,通過幾年不斷的B2B服務模式摸索和創新,網庫集團將大數據細分至行業,構建了目前的單品垂直電商交易平臺。這樣就形成了多種品類的單品網,企業可以通過單品網了解自己行業情況、競品、上下游信息。
綜合來看,網庫大數據在三方面為電商企業帶來機遇:一,建立全產業鏈的網絡對接和金融物流對接;二,實現生產性服務業的數據應用;三,在某一單品領域打造屬于自己的平臺。
大數據時代,數據不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戰略、世界觀和文化。即使今天沒有大體量的數據,還是可以盡可能自覺、客觀、全面地測量世界,為未來的大數據實踐做準備。大數據時代,要求推廣和樹立數據文化,一切用數據說話,而不是用大概、差不多或者是人云亦云,或者是用現成的結論去做出判斷,脫離了當前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