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決策的優勢在哪兒
大數據是對網絡數據痕跡進行捕捉、挖掘、分析的一種技術,能用可視化的分析結果反映出海量信息背后的規律,在問題和對策間建立邏輯關系,為決策提供支持。
明確決策目標。做到決策目標明確須在決策時認清問題癥結,抓主要矛盾,定向施策。實踐中有的政策執行不力,根源在于目標模糊,“眉毛胡子一把抓”,讓執行者無所適從。大數據可以通過對海量信息的挖掘和分析,把主次矛盾、因果關系、約束條件等依次呈現出來,為明確政策目標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完善決策信息。信息不對稱是導致決策失誤的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除決策者組織的調研、專家論證等,獲得決策信息的主要方式是抽樣調查,信息能否反映真實情況的關鍵是樣本的代表性。與之相比,大數據在理論上幾乎可以搜集到所有相關信息,決策信息支持系統由“抽樣樣本”向“全數據樣本”轉換成為可能,從根本上解決抽樣樣本覆蓋范圍窄、渠道單一等問題,避免決策中出現“偏信則暗”的情況。
提升決策效率。大數據具有高效的數據搜集和運算能力,在相關性分析方面完全超越人工分析的速度,能大幅提升決策效率。大數據還具有極強的預測能力,有助于決策者預測事態發展趨勢,將問題由“事后解決”轉向“事前預測、前瞻決策”,這在危機管理中尤為重要。
優化決策方案。最優的決策方案都是動態權衡和利弊取舍的結果,這需要對前期方案進行及時反饋與綜合評估。大數據能做到實時動態分析,可將決策執行情況從“預報”變為“實報”、從“抽樣報告”變為“精準報告”,大大提高了反饋的時效性和評估的準確性,為優化決策方案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為什么大數據在政府決策中“雷聲大雨點小”
近幾年,大數據在城市規劃和運營、城市交通、應急管理等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廣和應用,但與其商業應用和自身價值潛力相比,大數據在公共管理中仍未普遍使用,在政府決策中更是“雷聲大雨點小”。
思想門檻。大數據概念普及和應用都是近些年的事情,多數決策者還處于觀察、理解和學習的階段,短時間內還難以自覺地將大數據作為輔助決策的手段。但不可否認,一些決策者對數據決策持冷淡甚至抵觸的情緒。有調查顯示,在各部委信息化部門中,近四成負責人對大數據提升業務能力“未予以足夠重視”。對于一些管理部門而言,“拍腦袋”決策、封閉式決策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權力感最強的決策方式,這種思維定勢天然地排斥數據決策。甚至部分人對互聯網產品抱有偏見,將微博、微信甚至智能手機都看作是泄密的渠道,思想和行動上“不接受、不了解、不使用”,對大數據更是唯恐避之不及。
技術門檻。大數據具有信息量大、數據域廣、時效性高等優點,但也會帶來數據類型繁多、價值密度低的問題。要將海量數據轉換為可供決策參考的可讀信息,需要經過數據準備(搜集、抽取、清洗、轉化、加載等)、建立模型、實施部署、輸出結果等多個階段。因此,把紛繁復雜的文字、語音、圖片等數據轉換成可視化和易讀性的決策參考信息是個難度較大的“技術活”,須兼具熟悉的業務能力和專業的技術能力,這對每一級政府、每一個部門都是不小的挑戰。實踐中,若不借助外力,應用時普遍會遇到“信息海洋如何撈干貨”的難題,這是影響數據決策的一大門檻。
數據門檻。政府決策多帶有全局性,作為輔助決策的大數據分析需借助多部門、多領域的關聯數據。近些年,我國政務信息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部門間數據共享機制仍不健全,實際中存在不敢、不愿和不會共享數據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部門存在“數據小農”心態,數據專享的權屬觀念甚重,把數據看作部門“隱私”,保護得密不透風,有的還將數據神秘化甚至權力化、利益化,從中尋租牟利。部門間數據無法做到互聯共享,大數據分析就是無米之炊,數據決策更是紙上談兵。
如何發揮大數據對政府決策的應有作用
樹立適應信息化社會發展需要的決策思維。大數據不僅是技術創新,更意味著理念和思維方式的革新。領導干部須順應趨勢,培養和樹立與時俱進的決策思維。一有數據意識,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思維和理念,注重邏輯分析和數據決策。二有整體意識,改變重經驗輕數據、重直接數據輕關聯數據和比較數據、重單一數據輕多元數據和互動數據等決策方式和思維慣性,借用大數據從更全面、更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把握規律,抓主要矛盾。三有開放意識,將大數據作為開門搞決策的一個重要抓手,主動利用信息技術擴大公眾參與決策的程度,將大數據分析的民意結果作為啟動政策議程、制定政策方案的重要因素,以此增強決策的科學性,提高決策方案認可度,降低決策執行成本。
利用大數據分析優化決策全過程。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應用,拓寬了公眾參與決策的渠道,對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進程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決策全過程都必須適應這種變化,利用大數據技術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通過引入大數據監測系統,實時監控、智能預測經濟社會發展動態,及時響應政策訴求,啟動政策議題。利用互聯網平臺所搭建的平等協商的“公眾輿論空間”,引導公眾有序參與政策討論,形成社會的“最大公約數”,作為制定政策方案的基點。應用社交網絡、智能終端等傳輸的數據實時分析政策執行效果,提高政府事中感知和事后反饋能力,將決策輸出端從“謀而后動”轉向“隨動而謀”,從執行力轉向學習力,從靜態管理轉向動態治理。
開展合作彌補技術短板。過去10多年,電子政府發展迅速,政府大力度投資設施建設,后臺積累了大量數據。可以說,政府利用大數據難度最低而潛力最大。但目前看,這些有價值的數據多被束之高閣,處于沉睡狀態,其原因就是政府在利用和分析這些數據方面存在較大的技術短板,嚴重影響到了大數據在決策中的應用。彌補這一短板,一方面可引進專業人才,加大軟件投入,提高自身技術能力;另一方面,可積極與大數據研究機構、互聯網企業等專業的大數據單位合作,借助他們的專業實力開展大數據分析。
開放政府數據。開放促改革是我們在長期工作中總結出來的一條重要經驗。政府是推動大數據應用的最關鍵力量,開放政府數據能推動大數據在全社會的廣泛應用。美國、英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在2009年之后都建立起了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將提供數據作為一項基本的公共服務。其中美國聯邦政府開放了農業、商業、氣候等10多個領域的13萬個數據集。我國的香港、上海、北京、武漢等地也在2011年后陸續開放了數據平臺。社會應用的增多,又會反過來推動政府數據平臺建設,推進政府數據的標準化、格式化工作。最重要的是,數據開放也意味著政府在決策時必須將數據分析、公眾參與等作為決策過程的重要部分,使決策方式發生質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