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是三地產業重構優化提升的過程,更是資源重整協同創新的過程。
2016年12月,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正式啟動建設,這也是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批復的七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名單中唯一一個跨省綜合試驗區,三地將打造以北京為創新核心、天津為綜合支撐、河北做承接轉化的全球大數據產業創新高地。
京企聯姻津冀開辟新天地
北京向北230公里,承德縣灤河之畔、西山腳下,河北省首個大數據小鎮正在崛起。未來四年,這里將建成集數據存儲、數據清洗、數據交易、數據應用為一體的大數據中心。大數據小鎮的首個主打項目,全名是承德縣德鳴大數據產業園,由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與承德市共建。
萬家團圓時圍坐在家中看春節聯歡晚會直播,全國兩會期間成千上萬網民通過互聯網關注時政熱點,各大高校藝考期間跟著直播“主播”的手機屏幕在現場大過眼癮……當你享受互聯網、電視直播、手機直播帶來的一場場信息盛宴時,你或許并不清楚,它們背后的流暢體驗,離不開一項“內容加速”技術的功勞。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就能提供這樣的一站式內容加速技術服務。
北京供銷大數據集團黨委書記、副董事長肖立國介紹,內容分發、云服務、大數據平臺等業務,都需要大量高科技研發投入,而數據中心是他們提供這些服務的硬件“基礎設施”。在北京,高能耗的數據中心建設已被限制發展,目前公司的主要技術研發團隊留在北京,需求量逐漸攀升的數據中心則正向河北延伸布局。
在津冀多地落子的大數據企業何止一家。今日頭條、奇虎360、五八集團等中關村大數據企業紛紛在津冀地區設立分支機構;京東集團布局天津港保稅區,運用大數據技術創新打造北方跨境電商物流基地;啟迪之星孵化的纖測道客公司也從中關村引入天津,將采用大數據挖掘技術來分析光纜在建設期和運行維護期間相關纖芯的質量數據……
全國創新力量“聞香”來
當你購買一臺新款手機時,京東商城能夠提前預測到某個小區新款手機的需求量,將商品提前發到配送站,實現“未買先送”。當你還沒從睡夢中清醒,今日頭條早已像肚中“蛔蟲”一般提前摸清了你感興趣的當日新聞。在京東、今日頭條這樣的北京創新企業背后,消費行為、閱讀行為等各領域的大數據正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全球范圍內,業界已經達成一項共識——在未來的產業互聯網時代,大數據將成為像石油一樣的戰略資源。
京津冀大數據協同創新,正吸引更大范圍內的全國創新力量“聞香而來”。
去年雙“十一”期間,網購交易額再創新高。在每一秒發生的數十萬筆交易背后,同樣是大數據中心在提供技術支撐。雙“十一”當晚,時任阿里巴巴IDC團隊資深經理的趙小舟和技術人員在位于河北張北的阿里巴巴數據中心緊盯著各項技術指標。
兩個月前,作為北京、河北合作共建京張“中國數壩”的首個大型項目,投資近200億元的阿里巴巴張北數據中心正式啟用。阿里大數據中心在各地考察后選擇落地張北,因為張北不僅有常年氣溫較低、風電資源豐沛、產業空間充裕等長處,更有接近北京、天津等創新企業的區位優勢。
受益于“中國數壩”的推動,張北這個既不沿邊也不沿海、既無雄厚的數據產業基礎又無高端人才的縣城,卻在短短幾年間成功承接了產值預計達1000億元的云計算大數據產業落地。在全國大數據與云計算的未來產業布局中,“京津冀”已形成強大合力,共同打造為眾多企業和政府機構服務的“北方數據心臟”。
此前發布的《京津冀大數據產業地圖》顯示,2016年京津冀三地大數據企業數量已達875家,與2009年的350家相比翻番有余。
在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看來,這種由創新驅動的新產業鏈,顛覆了傳統工業經濟時代運煤、輸電的分工協作模式,逐漸轉變為“數據傳輸”主導產業分工的信息經濟模式。
大數據星火正燎原
不只是電商、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這樣的新興科技領域,大數據正成為京津冀三地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的“星星之火”。
過去,企業想要完成一項大型生產需求,需要技術研發、產品設計、生產加工等多個環節分別布局,產業鏈長、效率較低。如今,在北京工業云平臺上發布一個項目生產需求,平臺上覆蓋京津冀乃至全國的企業都可以在線“接單”,項目涉及的各個環節也能分工協作,各取所長。
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以航天云網的工業云平臺為例,其以“互聯網+智能制造”為主線,提供覆蓋產業鏈全過程和全要素的生產性服務,目前已形成了服務“京津冀”和輻射全國的能力,接入企業已有約15萬家。
除了工業,交通、環保、教育、醫療等領域的大數據星星之火也正在匯集。根據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三地將打造以北京為創新核心、天津為綜合支撐、河北做承接轉化的大數據產業一體化格局,并推動三地在交通、航運、環保、旅游、大健康、教育、創新創業等領域的大數據創新應用示范與民生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