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釋放大數據價值,就必須破解大數據交易和流通過程中的種種難題,日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技術與標準所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部副主任魏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大數據和煤炭等實物不一樣,煤炭已經賣了幾百年了,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和規則,而且實物是有排他性的,但大數據不一樣,不同的人拿到不同的數據有不同的價值,我們要加速大數據的流通和交易,需要有大數據交易的規則。
推動行業自律公約是方法之一。魏凱表示,目前的數據交易和流通的難題有幾個:一是數據供給側拿出數據進行交易有挑戰,如何讓金融、電信、燈電信他們放心拿出數據來,現在缺乏明確的數據“紅線”,沒有數據“紅線”,數據源就不愿意拿出數據擔心拿出來有風險。二是使用端也對數據來源、質量、風險等方面有擔憂。三是平臺方,如何找到更好的交易模式和商業模式也是難題,沒有很好的方法來促數據的共給側和需求方活躍起來。
如何來定制大數據的“紅線”,魏凱認為僅僅依靠政府也不行,大數據是一個新興領域,沒有太多的經驗積累,要想定制出相應的“紅線”需要多方聯手,需要依靠市場的力量,把大家的實踐經驗拿出來。去年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牽頭,邀請數據流通上下游企業與相關專家在調研的基礎上共同制訂了《數據流通行業自律公約》,今年年初這個自律公約會有更新版本問世。
從政府監管的角度看,魏凱的建議是呼“彈性管理”,既不能管死,也不能不管,邊發展邊觀察、邊協調,讓市場摸索和實踐不斷積累經驗,形成成熟的規則。
最近國家發改委批復由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作為承擔單位,牽頭建設大數據交易和流通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信通院也是建設的參與方之一,魏凱表示,這個工程實驗室會從幾個維度來進行推進,一是實施“三會”領導下的主任負責制。二是建設三個公共服務平。三是實施“三個面向”協同創新機構建設三是面向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智慧城市、數據開放、社會輿情、經濟運行分析等一批大數據研究室。
從技術的角度,魏凱認為還是有很多技術需要突破的,比如技術如何做到提供方和需求方的“匿名化”,如何輸出行業標準,不同來源的數據如何進行整合,既保護隱私又保留相應需要的特征,這彼此之間的平衡需要技術支持。如何整合數據,比如同一個數據一個公司標注為A,另一個公司標注為B,其實描述的是同一事物,如何把他們整合在一起等。
關于數據的定價,魏凱認為,數據和煤炭等實物不一樣,煤炭已經賣了幾百年了,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和規則,而且實物是有排他性的,但大數據不一樣,不同的人拿到不同的數據有不同的價值,所以其種的規則需要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