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不僅是江湖游醫之鄉,而且也因為大量產出仿冒名牌運動鞋而成為“假鞋之都”。北京青年報日前報道,位于莆田市北部的安福電商城附近,白天店鋪鎖閉、人影稀少,夜間則燈火通明、人頭攢動、車流不息,幾乎所有人都壓低了聲音在交流、交錢、拿貨,附近的幾條街道甚至會經常堵車,假貨生意做得成行成市,令人稱奇。
假冒偽劣泛濫是個老大難問題,不僅嚴重侵犯消費者權益,也嚴重損害中國制造的對外形象。面對假貨問題,人們習慣于把責任歸到某個部門某個企業身上,有人說假貨是因為監管不力,有人說應該歸咎于電商平臺,爭吵不休的結果是假貨問題遲遲難以解決。
在網絡時代,打假比以往難度更大,因為隨著電商和物流的發達,商品交易量動輒以千萬、以億為單位。并且造假活動在線下進行,只是銷售在線上。其實,借助大數據發現造假并不難,難的發現造假后如何打掉造假者,打掉一批造假者并不難,難的是如何防止造假活動很快卷土重來。因此,要根治假貨泛濫,必須政府、企業攜手,線上線下聯動,像莆田“假鞋之都”這樣的線下假貨貨源地,必須有當地監管部門的主動配合,只要一個環節不配合,假貨就會像韭菜一樣,怎么也割不干凈。
日前,阿里公布了2016年十大典型知識產權保護案件。去年,依靠阿里的“大數據打假新兵器”,相關執法部門關閉了約675家假貨的生產、庫存和銷售點。十大打假案中,假冒“美孚”、“殼牌”等潤滑油案總涉案金額上億元,假冒安利產品總涉案金額10.5億元,而阿里與莆田當地工商配合,查處假冒Adidas、Nike等名牌運動鞋服裝,總涉案金額7200余萬元。
與此同時,阿里宣布成立全球首個“大數據打假聯盟”,并定向邀請了約20家創始成員,其中包括LV、施華洛世奇、資生堂、安利、華為、索尼、三星、西部數據(西數及閃迪品牌)等,這些國際產品生產商愿意進入打假聯盟,一方面說明它們確實是“苦假貨久矣”,同時也說明他們對借助大數據、多方攜手合作打假的模式寄予了希望。
按理說,網絡購物中識別假貨難度可能比實體購物要小一些,因為有其他人的評價作參考,也有相對較好的糾紛解決機制和事后差評機制,但假貨仍舊存在,這說明假貨盛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部分消費者圖便宜而知假買假。他們不是王海那樣的“職業打假人”,但他們是基于自身利益的“職業買假人”。如果這種需求不從根本上斷絕,要根治假貨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打擊假貨不能只靠地方工商,也不能只靠電商平臺,而是需要全民參與;另一方面,打擊屬于“堵”,徹底消除假貨還需要“疏”,給中小企業更寬松的經營環境,提升“中國質造”的水平,才是長遠的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