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合肥市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率100%,城區200兆光纖接入到戶;建設一體化的合肥城市大數據中心;實現全市統一的網上預約掛號;智慧圖書館覆蓋全部社區和行政村……11月15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從合肥市政府第74次常務會議上了解到,會議原則通過《智慧合肥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合肥市市長凌云要求,要在“智慧合肥”建設上下大力氣,利用大數據平臺,把數據孤島連接起來。
會上還通過了《合肥市工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合肥市“十三五”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劃》、《合肥市“十三五”社會治理規劃》、《合肥市“十三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等重點專項規劃。
主城區無線寬帶實現全覆蓋
到2020年,合肥市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進入全國領先行列。“無線城市”建設基本完成,形成融合3G、4G、5G、WiFi及寬帶固網的城域高速網絡,主城區無線寬帶覆蓋率達到100%。感知監控網絡得到有效整合,實現高速安全、多層次、立體化網絡覆蓋。
2020年前,全面實現城區200兆光纖接入到戶。推進無線局域網(WLAN)建設,探索在全市范圍提供免費無線寬帶接入服務,實現行政服務大廳、公園景點、公立醫院候診區、文體場館、交通樞紐等人流較為密集、窗口功能突出的重要公共場所無線網絡免費接入。
推動下一代互聯網改造升級和大規模商用,推進三網融合,加快建設下一代廣播電視網(NGB),2018年前,完成100萬市區有線電視用戶NGB網絡改造。
將建合肥城市大數據中心
建設一體化的合肥城市大數據中心,安全有序推動現有數據向城市大數據中心轉移,逐步過渡到全市各類數據統一采集、統一存儲和統一管理,建設完善自然資源、空間地理、建筑物、人口信息、法人單位、宏觀經濟、電子證照、權力事項、視頻資源、數字檔案等各類基礎數據庫和專業數據庫。
構建市政設施基礎信息數據庫,推動傳感設備和技術在市政設施上的應用。
打造智慧合肥統一門戶網站,為市民和企業用戶提供個性化數據及城市運營服務。
全市醫院網絡掛號更便捷
規劃明確,智慧合肥圍繞智慧教育、健康、社保、社區、文化等方面提供普惠便捷優質公共服務。
在智慧教育上,建設完善市級教育云平臺,統籌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建設面向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服務的教育資源庫。
圍繞智慧健康,新建合肥市衛生信息中心,建設市級衛生綜合管理平臺和公眾健康平臺,實現衛生信息平臺與醫保、社保、醫療救助、金融管理系統以及各醫療衛生機構間信息共享交互。推進智慧醫院建設,實現全市統一的網上預約掛號。推動“居民健康卡”普及應用,實現全市醫療衛生服務一卡通。
構建“大社保”信息共享系統。實現城鄉居民“一人一卡、記錄一生、服務一生”的全市社會保障服務應用。到2020年,實現銀行社保卡全市居民全覆蓋。
把政務服務搬到百姓家門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到2020年,主城區60%以上社區建成智慧社區、30%以上建制鎮建成智慧城鎮,信息化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全覆蓋。
建設滿足全民閱讀需求的文獻信息資源服務網絡,統籌構建覆蓋全市的智慧圖書館服務體系。到2020年,基于“互聯網”的智慧圖書館覆蓋全部社區和行政村。
智慧交通更便民
圍繞智慧政務、應急、平安合肥、城管、監管、安監、交通、信用合肥、環保、氣象建設精細化社會治理體系。
加快合肥市智慧交通綜合服務中心建設,推進便民交通信息服務體系,基于合肥城市大數據中心,全面融合全市采集檢測器、電子警察、卡口、視頻監控等路網感知數據,深度挖掘車流信息,建設公鐵租新一體化聯運體系。
開發智慧交通綜合App應用,整合市內站場資源(出租車、公交、地鐵以及未來公共自行車、紅頭車等信息)、城鄉客運站場資源、城際站場資源(包括高鐵、客運車、貨車、飛機等信息),通過多種信息方式為公眾提供實時、統一、綜合的交通相關資源信息。
開發新能源充電樁的智能查詢、預定、支付等服務,方便居民綠色出行。開發智慧停車和交通誘導等信息化平臺,通過手機App、交通誘導屏等方式,為公眾出行、停車等便利提供服務。
建設合肥市中心圖書館等一批重大場館
根據專項規劃,合肥市將重點推進合肥市中心圖書館、合肥市美術館、合肥市博物館等重大場館建設,支持社會力量興辦各具特色的紀念館、博物館,打造一批文化新地標。
實施合肥地域傳統文化傳承工程,系統梳理合肥市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時代影響,深入挖掘巢湖文化、三國文化、包公文化、淮軍文化等資源,打造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傳承發展民間文化,組織實施鄉村記憶工程,建立健全民間文化資源數據庫。加快建設包公文化主題公園、古巢國文化遺址公園、大城遺址公園,推進文化古鎮、歷史文化街區、傳統古村落的保護利用。
立足市域空間的“四極兩廊”布局
根據規劃,到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4000億元,年均增長11%左右。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產值突破7000億元,傳統制造業產值規模達到9000億元。努力培育一批“百億級”、“千億級”產業,爭取培育若干個全國重要的、世界級的產業集群。
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0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突破7000億元,重點培育發展10個以上國家級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等4個產值超千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國性產業創新中心。
在空間布局上,立足市域空間的“四極兩廊”布局,“四大發展極”包括以高新區為核心的“西部發展極”,以新站區為核心的“東北部發展極”,以經開區為核心的“西南部發展極”,以合巢經開區、居巢經開區為依托的“東部發展極”。兩大產業走廊是江淮運河產業走廊和東北部產業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