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和信息行業的發展,大數據的時代早已來到你我的身邊。
數據膨脹速度加快的同時,也暴露出問題隱患。中國,這個當之無愧的互聯網大國,已將網絡安全問題上升到了國家戰略規劃的高度。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網絡強國戰略納入“十三五”規劃的戰略體系之中。中國的網絡強國戰略是“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兩翼齊飛戰略,這意味著我國既要解決網絡安全問題,也要加快發展信息化。
網絡安全問題有多嚴峻?數據事實告訴你
眾多數據顯示,中國的網絡安全現狀十分脆弱。普華永道的一項網絡信息安全狀況調查結果顯示:2015年,中國大陸和香港企業檢測到的信息安全事件平均數量高達1245次,與2014年相比攀升了517%。
在Verizon發布的“2015數據泄露調查報告”顯示,500強企業中超半數曾遭受過黑客攻擊,SONY(索尼公司)、APPLE(蘋果公司)、JPMORGAN CHASE(摩根大通銀行)等機構都曾上榜。來自中國的信息安全問題更加觸目驚心,福布斯上榜的中國企業中,大多數企業都曾經不同程度遭受過攻擊或出現信息泄露,特別是一些掌握大量民眾個人信息的通信運營商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淘寶、攜程、騰訊,以及眾多保險、金融知名企業都成為信息泄露“重災區”。
基礎網絡領域,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的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我國境內近943萬個IP地址對應的主機被木馬或僵尸程序控制,同期增長50.6%;被植入后門的政府網站數量達2046個,同期增長137.4%,讓廣大網民、企業、政府不禁為信息安全捏一把冷汗。
數據恢復為政府、企業數據安全樹立最后一道防線
如何才能把關好數據安全呢?這需要政府進一步去建立相關標準,但也需要對應的技術儲備、管理、使用和技術恢復。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 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北美地區信息安全支出達339.38億美元,而中國為32.15億美元,僅為美國的9%。
從技術的角度出發,建立健全的應急應對預案、及時進行數據恢復,對政府、企業來說十分有必要。特別是在市場網絡安全人員缺口巨大的背景下,多數企業不具備相關安全維護人員,數據恢復就成了網絡數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線。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提醒大家,當數據出現大量泄漏或丟失的情況,利用先進的數據恢復技術可以避免數據再次擴散、追回數據、減少企業損失,而選擇一家有資質的數據恢復機構至關重要。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是全國唯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數據恢復甲級資質企業
當信息安全問題出現時,一家可靠數據恢復中心能夠幫助企業將損失減少到最低。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隸屬國家發改委,立足自身技術進行技術研發和產品開發。在硬件水平上,中心擁有國內規模最大規模的專業設備環境。實驗室擁有硬盤開盤百級潔凈環境、相關元器件上萬套,在軟硬件設施上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具備處理通用、專用操作系統,不同機型,各類存儲介質的數據恢復設備環境。
在技術研發能力上,多年來,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安全研究與服務中心為政府、公安、司法機關、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等各領域提供數據恢復,擁有近20年數據恢復技術積累和經驗,具備針對全類型存儲介質進行數據修復的能力,包括:軟件故障修復及硬件故障修復,在磁盤陣列的修復技術方面也達到國內一流水平。據了解,中心年處理量超過萬單,日數據恢復能力達到5TB,也是擁有國家保密局頒發的全國唯一涉密信息系統集成數據恢復甲級資質的企業,肩負起了中國信息安全堅固最后一道防線的重大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