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明星“喬任梁”去世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致微博近乎癱瘓,網傳喬任梁或死于重度抑郁癥。人們在惋惜一個28歲的年輕生命時,也請不要忽視抑郁癥帶來的近乎毀滅性的災難。一起跟隨大數據看看抑郁癥背后到底有多大的隱患!
2015年,失事德翼飛機的副駕駛盧比茨引發全球關注。和喬任梁相似的是他也年僅28歲,曾患嚴重抑郁,被懷疑有自殺傾向,那一場可怕的空難后來被猜測可能正是他蓄意墜機釀成的。
2015年《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那樣芬芳》的執行導演李曉因抑郁癥在家自盡離世,終年42歲,追求極致完美的他患有抑郁癥竟長達20年!
2014年4月28日到5月8日短短十天的時間,杭州《都市快報》副總編輯徐行、新華社安徽分社副社長、總編輯宋斌等4位媒體人因抑郁選擇用自殺這種極端的手段來終結自己的生命。在承受著高強度工作壓力的同時,心理壓力也成為難以承受之重。
早前還有大家熟知的張國榮、陳琳、射雕英雄傳中最經典的“黃蓉”翁美玲、奧斯卡影帝羅賓·威廉姆斯,除去這些隕落的名人不談,前不久親手結束了自己四個兒女生命后自殺的年輕媽媽、墜樓身亡的清華大學研究生洪乾坤也都是飽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
生命的離去應該讓我們警醒。在當今社會,除了個人因素外,外在的壓力和周圍人的誤解往往都會導致或加重抑郁癥患者的病情。
世衛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年因抑郁癥自殺死亡人數至少100萬人,而中國抑郁癥患者人數已經高達9000萬,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率是普通人的36倍,作為全球第四大疾病,抑郁癥如今讓全球3.4億人飽受痛苦,這一數字還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并開始出現患者低齡化的現象,在大學校園里屢有發生。抑郁癥將成為21世紀人類的主要殺手。
有專家曾指出,得抑郁癥的人,其實有很多都是很認真負責的人,是各行各業的骨干精英,倒下的話不僅影響家庭,也對社會造成很大損失。誠然,這個社會如果給他們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或許可以避免很多悲劇。
與加強教育、完善醫療相比,治療抑郁癥更重要的是創造和諧的社會環境。社會競爭壓力大,人際信任,彼此之間的包容和互相支持不如以前。而社會上對抑郁癥等精神疾病又存在歧視和偏見,很多患者不敢讓人知道自己患病,一直帶著“傷痕”扛著重擔前行,加劇病情。即使治愈,再回歸社會生活也容易復發,究其根本,仍是缺少和諧的社會關系,缺少人與人直接純粹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