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決策將日益基于數據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經驗和直覺。
看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地球夜景衛星照片,中國最亮的幾處,分別是長三角經濟帶、珠三角經濟帶、京津冀經濟帶與成渝經濟帶。
這就是大數據的力量,以最直觀最無可辯駁的形式,點亮中國最強的四個經濟帶。
但要精確到一個商店,一家醫院,一處小區,一所學校……衛星大數據的力量就不夠了。這就需要互聯網大數據的力量介入。截至2016年1月,全球接入互聯網的移動設備總數超過70億臺;2016年2月,全世界網民超過34億。
在此基礎上,一秒鐘會發生什么?有4萬多次谷歌搜索,有100萬條朋友圈動態更新,被評論or點贊,超過200萬封電子郵件被發送,有2萬次App Store的應用程序被下載。
如此龐大的數據量,可以精確反映每個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情況,進而影響到商業決策。
華爾街“德溫特資本市場”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霍廷每天的工作之一,就是利用電腦程序分析全球3.4億微博賬戶的留言,進而判斷民眾情緒,再以“1”到“50”進行打分。根據打分結果,霍廷再決定如何處理手中數以百萬美元計的股票。
霍廷的判斷原則很簡單:如果所有人似乎都高興,那就買入;如果大家的焦慮情緒上升,那就拋售。
這一招收效顯著——當年第一季度,霍廷的公司獲得了7%的收益率。
“實體店依舊會存在,但不借助大數據做決策,就一定會被淘汰。”阿里研究院院長高紅冰稱,數據所帶來的發展和創新是我們想象不到的。
作為中國最大的網約車公司之一,滴滴平臺上每天產生超過70TB數據(相當于7萬部電影),超過90億次路徑規劃次數。在過去一年中,滴滴出行平臺完成14.3億訂單,這相當于在中國平均每個人都使用滴滴打過一次車;累計行駛里程達128億公里,相當于環繞中國行駛29萬圈。
作為西部最大的報紙,華西都市報耕耘四川21年,其記者足跡遍布成都大街小巷,我們用頭腦思考,用雙手撰寫,用腳步丈量,用心與成都各大商業品牌相交。這是大數據所無法替代的商業理解。
基于此,華西都市報聯合滴滴出行,用本土媒體觸角,來感知互聯網大數據運行,為成都商業地帶描繪大數據云圖。首期我們精選6家商業品牌:香格里拉酒店、建國汽車4S店、首開龍湖紫宸、富森美家居、愛康國賓醫院、巴色魚撈餐店,通過滴滴數據,來反映出這6家商業品牌的經營狀況。
我們希望,以大數據的力量,來強大我們的商業坐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