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嚴苛的認證規范,從而幫助客戶全面考察大數據產品的功能和特性,從而讓客戶更好地選購和使用大數據產品。”這是工信部指導下,大數據產品測試規范的出發點。
該認證覆蓋了功能、運維能力、多租戶、可用性、安全性、擴展性、兼容性等七個維度,共38個指標,要經過嚴格的資料審查、技術測試、廠商互評和專家評審四個環節。目前該認證已由數據中心聯盟標準上升到行業實際標準。看上去:出發點和立意高尚,發起單位權威,更有行業標準的高度,套用一句流行語:“哎呦 不錯哦”!
但這真的有用嗎?為此,我也希望了解更多的技術細節,但很遺憾,看不到有關38項指標更多的內容。都已經行業標準了,是不是也應該有些權威的解讀?對于用戶大數據應用,38項指標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哪里?運維能力、多租戶、可用性、安全性、擴展性和兼容性,看上去唬人,但對大數據應用,真的重要嗎?
動不動就把問題上升到標準、規范、認證、法律的高度,這不僅是思維定式,也容易淪為謀取私利的工具,似乎離開了這些條件的保障,就沒有辦法做事情了,真的是這樣嗎?標準也好,規范也好,很多都是在商業化推廣過程中逐步發展而形成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時候,標準、規范和認證都是相關利益群體相互妥協的產物,并不是最優實踐。在市場上,會有所謂的事實標準,當某個產品或者品牌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的時候,它的技術、規范就成為了標準,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我們是不是總要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制定一套標準?即便制定了出來了,也是希望通借助政府權力來宣標、貫標,典型的計劃經濟的維。如今,政府減少了行政對市場的干擾,從實踐的經驗看,相關“國家級”評獎、推優,也屬被摒棄的方法。
較之行政機構,聯盟、學會、協會等屬于半官方團體,其優勢在于專業化程度上,對于市場應該有更加敏銳的觀察,因此即使進行認證,也應該采用商業化的手段而不是手中的權力來進行市場推廣。從參測廠商的對外宣傳,可以看到這樣的描述:“從3月14日確認報名參與,到4月25日完成認證,團隊只用了一個月左右,而通常這一過程需要2個月。”這樣的認證,真的專業嗎?
如何提升大數據的應用水平?如何讓政府公共數據互聯、開放、共享落到實處?如果解決不了這些大的問題,其實也可以更加關注:如何讓大數據創造價值?這是急所。不是嗎?認證,不認證,真的那么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