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一家醫療儀器設備的跨國巨頭,其監護裝置每年就監測2.75億患者的狀況。然而,這些國際供應商在中國面臨不同的大數據環境。飛利浦一位分管老總最近透露,國內有2.9億心血管病患者,但95%以上的醫療信息沒有加以應用。這些被放空的大數據,帶來更大的診療成本與家庭負擔。在美國心臟病學會所屬心血管疾病主要醫院,不論是心臟導管手術,還是普通心血管病診斷治療,產生的醫療信息都集成到國家級數據庫。這樣做,不但可以據此開發很多臨床診療應用,還可進行很多相關科研工作。國內有這么多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去隱私化”的純醫療數據可謂天量,有效利用數據帶來的好處,不僅可以幫到自己,還可以惠及病友。在醫療數據聯網共享方面,我們可以做的事情比發達國家更多,但現在卻沒有渠道。
星羅棋布的信息孤島,是醫療機構之間大數據互聯互通的大問題。其實,更大的大數據遠遠不止于醫院。健康科技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從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智能手環以及可穿戴設備,到非醫療級別的家庭保健電子產品,包括健康、亞健康、病患在內的各種人群都擁有自己的數據。這些數據反映了日常起居、生活習慣、生理變化、潛在病灶、病情發展、用藥頻次、康復狀況等各個方面,同樣具有醫學上的臨床價值。
然而,這些“民間數據”更處于集體散發狀態,即使上傳也多被用于社交媒體,比如曬曬每天步行步數、跑步里程等,無法納入講求標準化的醫學視野和視角之下。盡管民用與醫用數據之間尚未有效關聯,但不少公眾可能已經意識到健康數據的日積月累,包括心率、脈搏、血壓、體重等,在疾病預防方面具有“早發現、早治療”的意義。而在醫療大數據專家看來,這還只是回答了問題的上半部分。
打通醫院與家庭之間的信息障礙,并不局限在“院前”,大量的功夫還要花在“院后”。在現實中,當病人出院后,他的醫療信息采集和反饋通常也脫離了醫院。“院后”的身體恢復數據,似乎只在回訪中才再次被采集和反饋。而事實上,院后隨訪的效率可能還無法滿足醫療大數據的要求。真正的大數據需要實時連貫,不以空間變化為阻隔,許多康復環節的數據鏈完全可以從醫院延續至家中。醫療體系發達的國家也伴隨老齡化趨勢和慢性疾病高發,不少健康監護正是在家中進行,讓更多人參與到自身健康管理,從而不占用全球范圍緊缺的醫護資源,并大幅減少復發和再入院率達四成左右。
基于這樣的經驗,在院內、院外為大數據創造標準化的“無障礙通道”,可以降低至少20%的醫療成本和經濟負擔,拯救更多人于危難之外。建立連接專業醫療市場與大眾消費市場的信息整合系統,以及與之配套的制度化安排與結構化設計,于國于家都是“小投入、大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