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的概念從問世到現在已有5年歷史,這個概念從誕生到發展在全球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熱潮,經久不衰。為什么會這樣?
從歷史和全局戰略認識大數據
大數據的浪潮翻涌至今,我認為有兩個重要因素在起推動作用。第一個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信息的渴求。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所有時間里,信息一直是人和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內容。但是為什么直到5年前才“突然”出現大數據的概念?就是第二個因素——以傳感技術、互聯網、移動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一系列新的信息技術,使得信息的獲取、利用、集聚在數量上發生了突飛猛進的變化。
從這樣的角度去分析,由于技術和信息內在的聯系,我們會看到這兩支力量在未來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時代的重要性將會進一步凸現,這是歷史的角度。
我們還需要從全局的角度再來看一下大數據。2011年大數據概念產生的時候,當年4月份英國《經濟學人》刊登了一篇專題文章論述“第三次工業革命”,指出大數據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是這樣嗎?至少我們看到了一系列重大變化:產業互聯網、工業4.0、先進制造業、智能制造、中國制造2025……從中國2008年開始持續推進兩化融合到兩化深度融合,從電子商務到3d打印,從遠程治療到智慧治療,從遠程教育到智能教育……一系列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新概念都在發生變化,我們從這樣的發展變革中看到所有這些變化背后都有大數據在其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為什么我們要從這兩個角度去看大數據?由于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人類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新的基礎性技術力量和新的資源概念正在誕生。這個新的技術力量使信息技術和工業技術融合在一起,使我們從產品服務、生活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個邁上新臺階的生產力構建。這個生產力構成的背后是人類社會自工業革命以來,由物質和能源建設的進步推動的社會發展演變成由能源、信息、產業三種資源共同推動社會的發展。
因此,大數據的熱潮有其必然性、深刻性和廣泛性。因此我們要重視大數據,用好大數據,否則便不能跟上歷史發展的潮流。
從問題和價值導向來推動大數據產業
大數據技術我們面臨什么問題?價值在哪?制高點在哪?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主要有兩大問題:一是大數據以每隔幾年提升一個數量級的角度看,如今的計算機處理體系——以芯片為基礎的處理體系機構是不是適應大數據發展的需要?答案很清晰,不是。迄今為止,以x86為代表、以arm為代表、以存儲芯片為代表的三個芯片架構從邏輯上來說都不符合大數據處理的需求,所以要從芯片開始重構適合大數據發展的處理需求。也即,要有新的芯片和新的處理結構,這是問題價值制高點。當真正滿足大數據處理的芯片被設計出來,誰就站上了制高點。
從產業角度看,大數據產業大概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變成產業”,就像當年數據庫管理系統變成了數據庫公司,當真正的大數據處理芯片和計算架構形成時還將會形成新的產業;另一類是各個企業、機構甚至個人——以后我們很多“個人”都可以變成大數據的擁有者。
千萬不要小看這點,我們對歷史總是很容易健忘。20年前,很多機構包括中央部門,數據庫量級是以g為代表的,而今個人都可以擁有t級的數據。這樣的企業、機構、個人如何使數據管理應用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這需要產業的支撐。因此誰能為這些“個體”的大數據應用提供便利,誰就會在發展過程中形成增值的發展基礎。
然而從應用的角度看,大數據最重要的含義不在上述技術和產業,而是在于,所有企業、機構和個人如何將大數據變成我們提升能力、提升競爭力、提升生活質量的來源。那么在這個命題上,當前大數據應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我認為第一個問題是,數據有沒有用、能不能用,能不能變成提高勞動生產力和提高市場占有率、提高創新能力、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源泉。這是社會進步的根本所在,也是大數據的本質所在。
所以,不管是企業還是機構,在講大數據應用的時候,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大數據能貢獻什么價值”,然后通過這樣的分析再去看大數據在哪,怎么才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