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大數據對于普通百姓來說,早已不是冷冰冰的概念,它已經融入我們的生活,并且將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政策力挺、互聯網企業積極布局,大數據產業值得期待,大數據生活令人憧憬。
大數據迎來大時代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
12個辦事大廳700多個窗口,寧夏銀川市基于大數據平臺的新市民大廳運行半年即受理各類行政審批、公共服務事項約117萬件,其中網上審批受理1.4萬件,各項業務按時辦結率達100%。
“如今,市民大廳50%的業務都可以在網上辦理,讓數據來回跑,不讓人來回跑。”全國人大代表、銀川市市長白尚成表示,簡政放權結合“數據力”改變了“行政審批多頭跑路”的歷史。
享受到“數據力”好處的不僅有政府機構,更有精明的消費者和商家。
隨著智能手機應用的普及,消費者可隨時通過手機獲取各類“大數據”實時進行商品、服務對比。從消費者真實需求出發,大數據在企業決策過程中越來越重要。
華為搭建了用戶大數據平臺,基于海量數據,可進行各類型營銷應用,例如通過用戶畫像對59萬華為潛在消費者精準投放,廣告點擊率提升了10倍;基于用戶畫像數據配套的售后服務更有針對性,大大提升用戶體驗。
全國人大代表、浪潮集團董事長孫丕恕認為,大數據要真正迎來大時代,還有三步要走:一是“數據資源化”,二是“數據商品化”,三是最終實現“數據社會化”。
共享讓大數據更給力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李朝興表示,大數據產業發展如果能解決好共享和認識的問題,就可以更好地為我所用。
大數據專家、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認為,大數據產業目前面臨的最大發展瓶頸,就在于數據的開放和共享。國內很多關鍵數據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門和部分大企業手中,然而很多時候數據已與固有利益關系綁定,嚴重影響共享和流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要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享切中了要害,只有打通數據和體制鴻溝,讓信息“活”起來,才能為國家經濟社會和產業健康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長江大學副校長鄭軍說,大數據時代,數據信息共享機制能夠為長江經濟帶沿線政府和企業的決策、改革、管理提供信息支撐,也有助于增進區域內的交流、合作、優勢互補,打通沿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推動沿線地區協調、持續發展。
從2013年起,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每年以平均150%的增速不斷發展壯大。未來,大數據在各行業的應用將進一步完善,實現更精準、簡單、靈活的配置。“大數據將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業價值和競爭力。”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新河說。
產業發展,標準先行
目前,我國大數據產業“百花齊放”,但缺乏統一的管理和相關的制度法規。
“產業發展,標準先行。”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天津市委會主委歐成中說,有了標準大家才會有一致的發展方向,這是產業健康發展的前提。
利用大數據,可以發展數字健康遠程醫療、基因檢測等新興健康產業。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建議,在大數據背景下,應加快制定統一的標準和數據格式,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多層次、多元化、信息化、網絡化、國際化的健康服務產業體系。
“發展大數據產業,要處理好信息安全監管和產業規范發展之間的關系,而立法則是關鍵。”李朝興說。
寧家駿認為,維護信息安全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把建設信息安全體系提升為國家戰略,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數據歸屬權和相關監督、管理機制,才能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和運行。“立法既是健康發展大數據產業的突破口,也是提升信息安全的‘防火墻’。”他說。據新華社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