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全國范圍內系統性的產業信息發布工作未能得到足夠重視,在“去產能”語境中,該局面亟須改變。
及時、準確、全面的信息發布,是政府合理引導社會投資的有效工具。但長期以來,全國范圍內系統性的產業信息發布工作未能得到足夠重視,產業發展大數據的開發利用還處于起步階段,社會投資仍然面臨著政府有效信息支撐不足、民間信息“碎片化”嚴重、企業收集數據力不從心等困境,這也容易導致“一哄而上、一上就多、一多就剩”的大量無效投資,造成產能過剩。
這類因信息缺乏導致的產能過剩,極易打擊社會投資信心。若全景式、權威性信息發布等公共服務方面供給不足,大量社會投資便只能在有限信息約束條件下作出決策,跟隨性投資自然而然成了主流,為產能過剩埋下伏筆。待產能過剩的危機爆發,投資者嘗到惡果,投資信心難免受打擊。
這還會影響社會創新。無效投資也是投資,同樣是對資金、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占有,一些企業過多占用資源卻沒相應產出,另一些行業則得不到資源,長期來看勢必會降低經濟潛在增長率和整體效率。
而今,大數據浪潮洶涌來襲,這絕不僅僅是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更是在全球范圍內啟動透明政府、引領社會變革的利器。政府作為產業發展大數據的采集者、使用者、發布者,天然擔負著加強信息發布、影響投資預期、實現經濟管理的責任。
為此,我做出幾點建議:首先,盡快搭建面向社會投資的信息發布平臺。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大力推動政府信息系統和公共數據互聯開放共享,推進其向社會開放。在“國家宏觀調控決策支持、風險預警和執行監督”三大數據應用體系中,加快建立“國家宏觀調控決策支持”數據應用體系,在該體系中專設面向社會投資者的信息發布平臺,采集相關部門的數據予以發布(如工商部門的商事登記數據、發改部門的投資立項數據、經信部門的技改投資數據、海關部門的進出口數據、統計部門的企業虧損面、企業綜合經濟效益指數等,及分行業類別的產能利用率等)。
其次,健全優化產能過剩監控和地方政績考核體系。指定統計部門作為監控責任主體,負責健全從中央到地方的產能過剩信息預警機制,完善產業監測統計制度。指定工商部門作為商事登記信息發布責任主體,定期發布各行業商事登記情況,及時清理“有名無實”的無效注冊登記,確保發布信息準確。支持全國性行業協會組織發展,切實發揮協會、商會作用,及時發現產業發展中的傾向性、苗頭性問題,及時發布本行業全國及各地產能利用信息。優化地方政府政績考核指標,抑制地方政府不顧資源環境約束的招商引資熱情,改變過度利用行政力量推動產能擴張、推動經濟發展的模式,慎用產業政策,管住投資沖動。
另外,還要加強境外投資信息發布。重點加強“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政策、稅收政策、法律政策信息發布,邀請沿線國家駐華使領館介紹該國支柱產業、基礎設施投資、能源礦產行業等經濟信息。鼓勵發展跨國咨詢服務業,為國內投資者提供體現專業與深度的定制報告或境外行業投資報告,助推企業“走出去”,拓展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