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大數據呈現出數據量大、類型繁多、價值率低和處理速度快等諸多特點,運用大數據進行審計成為創新之舉
“審計署將加快實施‘金審三期’工程,拓展大數據技術運用,形成獨特的‘國家審計云’。”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劉家義在近日舉行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針對我國提出“十三五”時期將實現的審計“全覆蓋”做出上述表示。
與此同時,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秘書長陳毓圭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十三五”期間,注冊會計師行業將深化行業信息化戰略,建立系統技術互用架構,實施行業數據清洗并建立數據中心,建設行業管理信息系統3.0版、全國注協機關協同辦公系統、會計師事務所(以下簡稱“事務所”)智能審計作業平臺和內部管理系統,有序推進行業信息化向云計算形態轉變,實現行業信息化的網絡應用、實時協同和智能綠色發展。
由此,我國開啟了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力量齊心協力,以大數據為“抓手”,助推審計“全覆蓋”的進程。
大數據實現審計創新
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對實現審計“全覆蓋”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大審計效力、解決信息不透明問題、充分發揮全社會巨大效益等3個方面。互聯網環境下的大數據呈現出數據量大、類型繁多、價值率低和處理速度快等諸多特點,運用大數據這種方式進行審計是創新之舉,優勢更加明顯。
因此,運用大數據技術是實現審計“全覆蓋”的必由之路,更是國家審計充分發揮國家治理功能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手段。
陳毓圭表示,大數據的應用為注冊會計師行業服務國家建設,提供了技術機遇和創新機遇。“大數據技術為注冊會計師處理電子票據等非結構化數據提供了技術支撐;互聯網為行業實現遠程、即時、移動作業提供了開放網絡設施支撐;云計算為行業信息技術資源提供按需分配、易擴展的利用方式支撐。”陳毓圭說。
大數據的這些優勢,給審計工作帶來了多方面的積極影響。
“大數據促進了傳統審計方式向現代審計方式的轉變,審計監督的效能將實現大幅提升,層次實現質的飛躍;促進制度標準規范體系初步建立,促進部門間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協同作業、形成合力;促進信息化審計骨干人才不斷成長,審計信息化隊伍持續壯大。”北京語言大學國際商學院副教授杜美杰說。
國家審計多措并舉
審計署審計科研所審計技術方法研究處副處長隋學深認為,從數據來源看,國家審計的大數據構成,不僅是被審計單位內部信息系統提供的數據資源,還應運用先進前端設備,對需要關注的被審計對象的相關信息進行主動采集,全程記錄需關注的有價值信息。從數據結構來看,國家審計大數據是多元異構、保持數據原始特征、具有較強混雜性的數據。 對于國家審計來說,大數據將是國家審計的重要戰略資源,在提升國家審計對經濟社會風險預警能力、基于全數據模式的審計思維變革上作用非凡。
為了更好地利用大數據助推審計信息化建設,實現審計“全覆蓋”,我國作出了相應的部署。
在2015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強審計工作的意見》中,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包括推進有關部門、金融機構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與審計機關實現信息共享,加大數據集中力度,構建國家審計數據系統;探索在審計實踐中運用大數據技術的途徑,加大數據綜合利用力度,提高運用信息化技術查核問題、評價判斷、宏觀分析的能力等方面。
“這打破了相關部門單位之間各自為政的壁壘,為建立統一的國家審計數據系統,最終達到信息共享鋪平道路。
同時,還要求審計機關要以大數據技術、電子審計技術為利器,提高數據綜合利用和分析評價能力,進一步提高審計的質量和效率。”杜美杰說。
在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劉家義做出抓好3個方面工作的部署:推動全國同步“建起來”,建成數字化審計指揮平臺、大數據綜合分析平臺、審計綜合作業平臺、模擬仿真實驗室和綜合服務支撐系統,構建國家和省級審計數據系統;推動上下內外“聯起來”,推進上下級審計機關之間網絡互聯、審計機關與審計現場之間信息共享,推進實時監控、動態監測的聯網審計,靠科技實現全覆蓋;推動及時有效“用起來”,不僅要廣泛運用數字化審計方式,歸集數據、分析數據、查找疑點、綜合提煉,為現場審計“升級”“導航”,大幅提高審計的精準度和時效性;還要從宏觀層面進行大數據關聯分析,提高研判宏觀經濟發展趨勢、感知經濟社會運行風險、發現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的能力。
隋學深認為,下一步,我國將建立國家審計領域大數據技術應用長期發展戰略,以及國家層面審計私有云和審計大數據分析平臺。這需要加強國家審計領域大數據技術應用相關法規建設,以及審計大 數據分析模型和軟件的研究開發。
社會審計的創新與改變
注冊會計師行業作為社會審計的重要力量,一直在以數據為核心的審計信息化建設、實現審計“全覆蓋”的過程中進行著創新和改變。
陳毓圭坦言,充分調動事務所的積極性,激發和倚重事務所的主體精神,發揮注協的戰略引領、政策引導作用,并建立起行業信息化的制度體系,是下一步推動事務所信息化的工作重點。
在互聯網環境下,大數據的運用使得事務所傳統的審計方法和審計程序面臨挑戰。
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陳永宏認為,事務所傳統的審計模式會被大數據這類新興的科技力量顛覆,尋求突破之路既是形勢所迫,又是刻不容緩。
“事務所應當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互聯網技術提升內部管理系統和業務管理系統。對于審計作業信息化,建議事務所根據自身情況,按照分類施策的方法,有序推進智能審計作業信息化。”陳毓圭認為,在鼓勵事務所自主開發信息系統的同時,還需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中注協將在事務所與信息系統服務商之間搭建橋梁,推動并指導信息系統服務商開發適合于事務所的信息系統。
他表示,已加入國際網絡的事務所,可以在本地化和安全性的基礎上,使用國際網絡的智能審計作業(云)平臺;大型事務所,可以按照信息化框架的要求提升智能審計作業水平;中小型事務所,可以選購智能審計作業輔助系統,或者向市場租賃具有智能審計作業功能的公共云平臺,也是事務所實現審計信息化的創新路徑。
據了解,目前我國部分事務所這不僅已與大數據公司展開合作,內部也成立了信息技術團隊,通過信息技術研究、改進現有的審計程序。由此可見,國家審計與社會審計力量在大數據和互聯網的應用上都已有所創新,兩股力量將共同為我國審計“全覆蓋”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