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試點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新華網12月3日)
環境有價,損害擔責天經地義。長期以來,環境損害賠償問題一直是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一道瓶頸。《方案》的出臺,明確了賠償的原則、范圍、內容,但賠償的數量、方式方法等問題仍待完善。筆者以為用好大數據在改革試點中意義重大。
生態環境受損后,如何賠、賠多少是關鍵。《方案》要求試點地方加快鑒定評估專業機構建設,組建專業評估隊伍,核心就是要解決這一問題。大數據的世界是一個由大量活動構件與多元參與者元素構成的生態系統。其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容易在法治的框架內讓賠償義務人和權利人找到最大公約數,為雙方開展磋商或進入訴訟程序提供參考。對賠償的執行監督,大數據可以根據相鄰的環境指數,提供準確、理性的數據參照標準,既防止強詞奪理,又避免瞞天要價,是一位公道正派的“中間人”。
在操作過程中,大數據是最規范、科學的評估手段。環境賠償,涉及到大氣、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要素和植物、動物、微生物等生物要素的方方面面。如果避免人為干預因素,其損害的評估將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匯總之后,很容易成為一筆說不清、道不明的糊涂賬。評估可利用大數據強大的計算功能,把一切變數都納入計算體系,徹底排除人為干預,讓科學性和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只要送檢的樣品能得到義務人和權利人的共同認可,賠償結果的出現都是“分分鐘的事”,確保了賠償的過程更加快捷、透明。
把試點數據融入大數據,可為構建全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提供示范樣板和數據支持。今年9月,國務院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計劃在未來5至10年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新模式,培育高端智能、新興繁榮的產業發展新生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賠償制度完善過程中,責任明確、途徑暢通、技術規范、保障有力、賠償到位、修復有效是7個硬性指標。從2015年至2017年,把一切試點案例匯入大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可為賠償制度體系化提供數據參考,會加快環境賠償步入規范化軌道的進程。
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很多都具有不可逆轉性,賠償只是亡羊補牢之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只要大家都能夠做到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美麗中國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