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大數據領域公認權威、百萬級超級暢銷書《大數據時代》作者、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邁爾-舍恩伯格教授的新作《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的中文版在國內出版,該書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述了最前沿的理念——大數據將如何改變教育。
書中指出,大數據正悄悄影響到教育體系的每個層面,對于全世界的學習與教育活動,都會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他用MOOC、可汗學院、Duolingo語言教育等案例,論證了蓬勃發展的在線教育(網易云課堂)領域產生了大數據,教育不只是“你講我聽”、考試評分或是選修科目更多而已。歷史上第一次,我們擁有了強大、具有實證效果的工具,能夠空前的看到學習的過程,破解過去不可能發現的重重學習阻礙,讓教育可以實現“私人定制”,改善學習的成效。教師的工作不但不會被網絡視頻所代替,還會變得更高效,更有趣,學校和政府部門也能用更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教育機會。在這一刻,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個全新的教育時代正在到來!
2015年10月10日,記憶工場在中國北京發布了Memoryer 3.0神經網絡英語單詞學習記憶系統(www.memoryer.com),相比于以前的系統,新版本采用了大型游戲引擎Unity 3D平臺設計,實現了PC、iOS、Android系統的跨平臺,從而便于用戶在電腦和手機的共線學習。更大的變化,是3.0版本首次向教師開放了用于分析評估學生學習過程的后臺大數據指標,包括 “學習進度與效率指標”、“記憶力指標”、“注意力指標”、“用功度指標”、“測試指標”等,一共32組指標,依靠這些數據,教師能夠極其精確地評價使用者個體的全部學習行為、記憶傾向和遺忘程度,并可將其與整個班級的整體指標相比較。
如果再加上Memoryer一直以來受人推崇的人工智能認識記憶算法和人工智能虛擬教師,該系統實際上已經實現了邁爾-舍恩伯格在書中所說的大數據學習的過程:“與大數據同行的學習意味著兩種迥異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而言,他們是在一個同樣也在向他們學習的體系中學習著課程。這一體系知道學生何時需要加倍依賴于概念,知道何時需要繼續往下學習,還知道如何讓學生在每一天中平衡“溫故”和“知新”。這些學生是在伴隨著大數據而學習,因為在他們所身處的系統之中,有關他們如何從事與他人和課程目標相關之事的證據,可以在分秒之中產生,而不是需要一個學期和一個學年才能出現”。
自從2012年記憶工場在世界范圍內首次提出了人類神經元學習記憶的四度模型--LRRP模型(即學-記-憶-習模式)以來,記憶工場一直被人們認為是“掌握認知學習底層技術”的一家頂尖的科研機構,該機構從計算神經科學的角度,使用數學分析和計算機模擬的方法在不同水平上對神經系統進行模擬和研究。其商業化的第一個產品Memoryer神經網絡單詞學習記憶系統自面世以來,一直被業內所關注。
記者了解到,Memoryer學習記憶系統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山東、山西、陜西、內蒙、新疆等地的公立初高中學校進行了大量的對比試驗和推廣,所有學生均實現了“6小時掌握一學期單詞”,同時在英語單詞的聽力、語法、默寫等抗遺忘方面取得了超乎預料的理想效果,不但極大地節省了學生用于背單詞的時間,而且在英語考試提分方面成績顯著。對于記憶工場的科學家們來講,讓他們興奮的不僅僅是這個,而是在此過程中從后臺獲得的大量認知記憶過程的大數據,為下一步采用集體學習進化算法進一步優化記憶引擎奠定了扎實數據積累。
在人們以為大數據學習是基于一種概念一個設想的時候,記憶工場已經在這個方向上持續領跑。一個越來越清晰的雙回路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方式已經走向從最初的實踐探索,向進一步成熟發展。
邁爾-舍恩伯格在《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寫道:“我們第一次要求自己擁有理解學生正在做什么的能力。我們能夠理解在最大規模情況下學生是如何學習的,理解在任何給定的學年中數以百萬計的各種數據。我們能夠理解在最小規模情況下學生是如何學習的,理解每一個個體在10分鐘的課程中是如何學習的,而不只是每一個個體是如何學習的。不同于舊有的調查世界和樣本,我們能夠連接上述兩類規模——大數據是數以億萬計的小數據的匯集。”
而對于記憶工場來講,這已經不是未來,Memoryer 3.0神經網絡學習記憶系統的推出,已經實現了邁爾-舍恩伯格的上述表述,代表著我國在大數據學習應用領域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處于同一起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