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上周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系統部署大數據發展工作。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今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預計2016至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還將維持40%左右的增長。在全國大數據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深圳大數據產業發展呈現出實力強勁的態勢,但也面臨著發展的瓶頸。
中國大數據 市場強勢增長
自2013年“大數據”元年開始,大數據就以超強的滲透力融入了各個產業板塊,實現了高速增長。“2015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達到115.9億元,增速達38%。未來隨著應用效果的逐步顯現,一些成功案例將產生示范效應,預計2016至2018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還將維持40%左右的高速增長。”近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2015年中國大數據發展調查報告》對今明兩年我國的大數據 “錢景”進行了可觀預測。
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大數據市場規模約為84億元,從2014度中國大數據市場細分領域產值情況來看,軟件產值、硬件產值及服務產值三項中,軟件產值為35.6億元,占比約42%,居首位;硬件產值28.5億元,占比34%;服務產值為19.9億元,占比約為24%。同時,該報告對國內大數據應用情況分析顯示,大數據應用水平較高的行業主要分布在互聯網、電信、金融行業。
來自大數據應用部署的情況顯示,超過44%的受訪企業沒有大數據平臺部署和大數據應用,24%的企業已經開始部署大數據平臺但還未實現應用,32%的企業已經實現了大數據應用。值得一提的是,在大數據應用變化情況調查中,95%的企業大數據應用較上年呈增長態勢。
深圳大數據 產業發展實力強勁
昨天,深圳市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會副秘書長伍美康在接受晶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和全國性的金融中心都在深圳,為深圳大數據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良的環境。現在,深圳很多企業在大數據的發展實力和應用水平方面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如招商銀行、平安集團、騰訊等知名企業。同時,更多的傳統企業也在積極部署大數據的平臺和應用,挖掘企業的隱性軟實力。從大數據整體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在融合大數據的相關產業中深圳走在全國前列,在征信、電商、社交和醫療板塊的大數據融合方面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了。”
伍美康說:“深圳的大數據產業發展走在我國前列,但也存在著制約發展的瓶頸,如大數據真正的核心價值在于將數據轉化成為市場價值。舉個例子,龐大的數據群需要經過脫敏(將隱私數據剔除)——清洗(篩選去除虛假、不實等數據)——建模(建立數據模型庫)——分析(通過分析形成分析報告,使數據可視化)等一系列處理流程才能投入應用,轉化成為具備市場價值的數據。但目前,深圳仍有不少企業有原始數據的積累,但缺少過程且不知如何挖掘數據使之轉化為市場價值。”
大數據融合 助推深圳智慧生活
大數據產業的“井噴式”發展,究竟為深圳帶來了什么?如何改變深圳人的生活?晶報記者追尋深圳大數據的線索發現,發展大數據融合已悄然助推深圳的智慧化生活。
交通 深圳市交委運行指揮中心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城市每周干道的交通擁堵情況進行預測,為廣大市民提供出行參考。市民每周可登錄市交委官網、騰訊微博和新浪微博“深圳市交通運輸委員會”以及“交通在手”微信公眾號查詢。同時,深圳交警與芝麻信用合作,搭建大數據交通管理征信系統,將交通違法行為納入個人征信體系,更加智慧化地維護了交通出行環境。
旅游 深圳華僑城信息中心相關負責人告訴晶報記者,華僑城打造的SMAETOCT平臺,開啟了智慧旅游的直通車。在旅游營銷平臺建設方面,收集、挖掘線上營銷的大數據,精準分析旅游者的消費習慣。未來,華僑城還將實現四個智慧化平臺,即智慧景區、智慧酒店、智慧城區、智慧社區的用戶流、信息流、資金流等大數據良性流轉,通過對大數據的分析,再反哺于服務業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
氣象 深圳市氣象局推出的“深圳氣象數據網”,向社會公眾開放總量達946萬組的氣象數據,方便快捷地引導市民獲取深圳市氣象數據信息,促進氣象數據在大數據分析應用中的價值挖掘,同時也為防災減災和適應氣候變化、規劃建設等提供強有力的數據支撐。諸如此類的公共大數據資源,通過逐步向市民開放,為市民提供更貼心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