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大數據產業“十三五”規劃預計在三季度成稿,有望在四季度正式發布。大數據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又一次革命,蘊藏了巨大的商業價值。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數據將成為企業、社會和國家層面重要的戰略資源和新型生產力。
數據資源成為國家核心戰略資產和社會財富,國家信息能力成為重塑國家競爭優勢的決定性因素,網絡空間的數據主權正在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
做好大數據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對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國家戰略、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與此同時,各省市正在積極制定相應的大數據發展規劃。貴州省率先提出把大數據產業作為重要戰略來抓,以發展大數據產業為中心,推動創新驅動。
科技部近期批復貴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試驗區建設,支持貴州將大數據資源集聚轉化為產業優勢,讓經過整理后的大數據通過“互聯網+”,服務民生、服務經濟、服務社會。
京津冀大數據走廊“貫通”也在提速,中關村數據研發服務——張家口、承德數據存儲——天津數據裝備制造”為主線的“京津冀大數據走廊”開始初具雛形。
我國大數據市場目前仍屬于起步階段,去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達到767億元,到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8000億元,增長勢頭迅猛。
目前,國內大量電力交易數據“躺在系統里睡大覺”,未被充分利用。而基于這些用戶電力消費數據,可以預測消費需求,延生用能服務、能源合同管理、節能解決方案等新的業務。
電網大數據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電力企業生產數據,如發電量、電壓穩定性等方面的數據;二是電力企業運營數據,如交易電價、售電量、用電客戶等方面的數據;三是電力企業管理數據,如ERP、一體化平臺、協同辦公等方面的數據。
能源大數據采集是實現互聯網融入能源領域的第一步,具備能源工業大數據基礎的互聯網售電公司將更加容易把握能源互聯網時代的節奏。
基于高度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售電企業能夠針對不同電力消費群體的用能習慣進行分析,來運用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個性化用電服務模式,同時用戶也將有更多的用電模式選擇,電力企業可以通過信息交互系統對不同用戶的不同用電設備進行精細化管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