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上午,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在國新辦發布會中介紹2015年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盛來運說,上半年,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和不斷加大的下行壓力,黨中央、國務院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科學精準實施宏觀調控,堅定不移推進體制改革與制度創新,國民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968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0%。
大數據時代來臨,國民經濟運行與發展的每一個數據,看似虛無縹緲,實際上卻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可能來源于我們廚房中的柴米油鹽,可能來自于整個社會的平均收入與就業情況分析,也可能來自于我們所在單位、所處行業的經營與效益情況的匯總,更會影響接下來的企業投資、轉型發展、結構調整,也會影響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正如馬云所說,大數據就是資源。而關注國民經濟運行發展的每一個數據,其實就是在關注我們自己的生活。
先說說最大的數據GDP。同比增長7%,既是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的客觀體現,也體現了中央政府在今年年初預判今年經濟形式時提出GDP增速目標定在7%左右的科學性和預見性。這說明上半年,我國經濟運營總體上呈現出了緩中趨穩、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而這一數據的穩定性,能夠給予國人以方方面面的信心保證。
再說說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數據顯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1個百分點。這其中,主要是房地產開發速度的回落。比如,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9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15.8%,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下降33.8%。這是經濟發展逐漸放棄過重依靠投資這種落后方式的表現。繼而,通貨膨脹的壓力將越來越小,經濟發展的模式也將趨向越來越健康。
再說說兩項和老百姓有直接關系的數據。一是,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這一數字是物價水平的最直觀寫照,這說明今年上半年我國物價規避了過快上漲的風險。二是,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同比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6%。在居民花銷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居民的錢包將比以往更鼓了。這無疑是能夠提高社會幸福指數的。
在經濟發展結構方面,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9.5%。這是本屆政府一直以來著力“調結構”、“穩增長”的另一個成果體現。第二產業尤其是重工業,往往犧牲較大的環境代價,而第三產業多為環保、綠色的服務產業。如果說第三產業的發展水平也能夠代表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發展力量,那么可以說,我國經濟發展也將趨向于更加健康合理。當然了,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需要提高,“調結構”的任務還很艱巨。
別說這些大數據與你無關;更別說這些數據只是神仙數據。在這些數據中,我們能夠閱讀到當下社會正在經歷的一些變化,也能夠體會到政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責任擔當。更重要的是,我們平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都能夠體現在數據之中。而關心國民經濟發展的大數據,不僅僅是公民政治的體現,更是關心我們個人生活與所處環境的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