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好萊塢所有的明星一定恨死了一個叫迪克·科培肯的男人。
科培肯畢業于哈佛法學院,正當他律師生涯如日中天的時候,忽然對大數據產生了興趣,于是他利用神經元網絡(一種模擬人腦的大數據算法),根據劇本特征來預測電影收入。
很快,科培肯成了好萊塢老板們的座上賓,他的算法可以幫助電影公司提高期望總收入,該算法不僅可以告訴你需要改變什么,還會告訴你這一改變可能會增加多少收入。
本來大家相安無事,可是有一天,科培肯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從此和所有的明星結下了梁子。該結論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電影公司必須減少明星的 片酬。對于大多數電影來說,使用不太大牌的演員也能賺到同樣多的錢。演員和導演的名頭對于票房收入的影響小得驚人。科培肯還繼續補充說:那些贏得空前票房 收入的電影,你會很吃驚地發現,幾乎沒有采用當時已經是明星的演員。
這不是要砸大牌明星們的飯碗嗎?
科培肯的結論可能會得到經濟學家的贊同。美國羅格斯大學經濟學教授亞伯拉罕·拉維德早在1999年進行了一項調查研究,他對200部電影的經濟收益進行分析后發現,明星雖然能為影片帶來更好的票房,但是電影的利潤率卻更低,因為大部分的收入進入了明星的口袋。
拉維徳的研究還給那些愛砸錢的土豪潑了一盆冷水。他說,低成本的影片一般會比高預算的大片取得更高的利潤率,同理,無名小卒充當頂梁柱的影片要比大明星主演的影片具有更高的回報率,而那些不含暴力和色情的家庭片更容易賺錢。
曾任迪斯尼電影公司首席執行官的杰弗里·卡曾伯格說:“在以前,我們只需為演員卓越的演技支付報酬,而現在我們必須為他的顯赫名望支付報酬,雇 用一線明星時,必須加價,我們可以將其稱之為‘名人的額外索價’。”迪斯尼一直是所有電影廠中最注意控制成本的,主要靠的就是避免選用當下的一線明星,另 一個方面就是投資動畫電影。謝天謝地,插畫師、技術專家和動畫小人至今還沒有向老板索要超級明星的溢價。
好萊塢的大佬們也開始認識到明星天價片酬的危害,他們有的通過電視選秀節目讓平民百姓成為明星,有的則干脆不用大腕,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納尼亞傳奇》系列,以避免支付明星的溢價。
在電影《敢死隊》系列中,導演史泰龍把科培肯的神經元網絡一腳踢開,他還準備用子彈掃死經濟學家。該影片云集了包括施瓦辛格、杰森·斯坦森、布魯斯·威利斯、李連杰等大牌明星,他們也許想成為利潤的敢死隊,但據說這些老家伙已經為了片酬的問題先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