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試想一下,每日清晨,我們在中國家里的被窩中醒來。在白金漢宮門口晨練后,到東京吃早餐。上午在紐約工作,中午到韓國吃午餐。午餐后與企 鵝一起做做運動,與袋鼠一起跳跳操。下午在法國街頭喝咖啡,傍晚來到東非大裂谷看夕陽。晚上前往巴西吃烤肉,跳桑巴。午夜伴著檀香與佳人在菩提樹下暢談。 每一個我們窮其一生想要去體驗的畫面都如同夢境一樣相連。
根據北京首都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的報告,北京首都機場的年吞吐量在8500萬人次左右。按照一年365天來計算,每天首都機場將會接待23萬人次。假設其中出發到達的人次相等,那么首都機場每天將送16.5萬人離開北京。16.5萬次出發,16.5萬次離別。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李清照的詞,字字誅心,寫出了多少離別的淚?
作為一個留學生,我從不到17歲開始就已經習慣于離別。和其他四十幾萬留學生一樣,一年一度或一年兩度的離別,無論經歷幾次都無法變得麻木。 “對重陽,感重陽,身在西風天一方,年年人斷腸。景凄涼,客凄涼,縱有黃花只異鄉,晚云連夢長。”對于家的想念,不在異國的人其實很難想象。每次機場離別 時的回頭,拋下的,都是對家人的眷戀、對故鄉的不舍。我看過無數次機場離別的孩子,緊抱著父母泣不成聲。也看過無數次成單的戀人,久久守在安檢處不愿離 去。習慣了總是在轉身后再將眼淚滑落,不愿意讓父母擔心的我們多希望可以變得更堅強。可是離別卻總是讓人一遍又一遍的斷腸。
感恩我的父母很有智慧,每次都在我轉身進入安檢之后立刻離開,不愿增加離別的感傷。父母們的心里自然會比孩子們更不好受,誰愿意看著自己的骨肉去往異國他鄉?“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白居易也許最能夠理解父母們守在安檢門口時的難受。
在美國,每次別人問到我最喜歡的電影的時候,我都會回答《肖申克的救贖》或者《拳擊俱樂部》。其實這個答案只是為了能和別人找到共同話題而存在 的。實際上,我最喜歡的電影叫做《Jumper》(《心靈傳輸者》),一部在IMDb和爛番茄上評價都不高的電影。我喜歡這部電影的原因與我最喜歡的漫畫 英雄是Blink的原因是一樣的。與X戰警里面由范冰冰飾演的Blink類似,《Jumper》的男主角也具有瞬間移動,穿越空間的能力。
異鄉客們的愿望很簡單,不過就是每天能夠吃到媽媽做的飯,可以和爸爸聊聊實事、聊聊生活。想要每天在中國起床,卻能夠在外國學習、工作。而這個愿望,將會在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成為可能。
我們人類已經將以前需要幾個月走完的路縮短到了幾個小時。照這個發展趨勢,似乎我們距離每天在中國起床、在美國上課這個夢想并不遙遠。可是在速 度層面的超越,我們似乎正處于一個瓶頸期。人類旅行的速度,是很難接近光速的。即使是在這個技術爆炸的時代,哪怕有一天我們能夠將狹義大數據運用到巔峰, 似乎也看不到人類以光速或超光速旅行的可能。
那么,我們為什么不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呢?
我在提到狹義大數據和廣義大數據的時候,似乎將它們談的很不同,好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實際上,狹義大數據和廣義大數據是大數據的一體兩 用。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狹義大數據論的終極,將會是所有學科統一在人類最高智慧下一同發展。所有學科融合成為人類的智慧,互相促進。這種狀態是否似曾 相識?
實際上,狹義大數據的終極與廣義大數據互通。如同太極的陰陽,陰極必陽,陽極必陰。廣義大數據與狹義大數據本質上是一不是二。隨著狹義大數據的 發展,我們能夠獲得越來越多的數據,能夠分析越來越多的事物,整個世界在不遠的未來將會徹底的大數據化。而為狹義大數據提供指導的廣義大數據將會以它難以 想象的包容性為我們提供智慧。狹義大數據是動,由延伸到人類社會各行各業、方方面面的大數據所帶來的動。廣義大數據是定,如同定海神針一樣,直入人心,用 它無比浩瀚的包容給我們帶來定。正因為狹義大數據是動極之動、動無可動,我們才需要用一顆定的心來面對。正所謂境隨心轉,若不將智慧提高,我們怎么能夠駕 馭得了大數據?
所以無論是廣義大數據還是狹義大數據,給我們帶來的都是智慧。
什么樣的智慧,能夠超越時間的束縛?能夠超越空間的束縛?
回到之前的問題,既然我們人類無法以物質形態實現光速旅行,那么為什么不換種方式?大數據形態下的旅行才是解決光速旅行問題的最終答案。廣義大 數據論告訴我們,一切有形、無形事物皆是大數據。利用大數據技術,我們可以像《超驗駭客》里面講到的那樣,將自己的一切生理數據記錄下來。而超越電影里的 是,我們將能夠記錄下組成我們身體的一切元素、一切物質,精確到比現在最小計量單位還要小百倍、千倍的單位。在得到一個人精確到顛毫的大數據后,我們就能 夠在兩臺機器之間實現這個人的瞬間移動。
假設我們將兩臺機器分別設在紐約時代廣場LED屏幕下方和北京三里屯太古里的廣場上,那么當這個人進入三里屯的這臺機器后,他的一切數據將會被 傳送到時代廣場的機器中,同時他在北京的身體將被徹底數據化,成為基礎分子狀態。而在時代廣場的機器,將會根據大數據把這個人進行重組。此人的一切記憶、 情感,組成身體的所有分子都將被原封不動地重新組合。在科學的角度上來講,重組的人將會和以前沒有任何的差別。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在這一個過程中,構成這 個人的所有物質全都被利用在了新的肉體中,那么這個世界除屬于這個人的物質外的其他物質并無變化。那么以這種形式做出的瞬間移動將是可能的。并且因為我們 利用了組成此人的全部物質來重組他的肉體,所以并不存在類似于克隆人一樣的道德挑戰。
這種瞬間移動的模型,只是大數據應用的一個例子,若能夠掌握大數據,人類將會創造出更多如今看來天方夜譚的奇跡。
試想一下,每日清晨,我們在中國家里的被窩中醒來。在白金漢宮門口晨練后,到東京吃早餐。上午在紐約工作,中午到韓國吃午餐。午餐后與企鵝一起 做做運動,與袋鼠一起跳跳操。下午在法國街頭喝咖啡,傍晚來到東非大裂谷看夕陽。晚上前往巴西吃烤肉,跳桑巴。午夜伴著檀香與佳人在菩提樹下暢談。每一個 我們窮其一生想要去體驗的畫面都如同夢境一樣相連。
掌握大數據,與親人不再長別離,世界將是你的后花園。
邊金陽:作家,被譽為中國的哈利波特,紐約大學在讀碩士,致力于把人類最高的智慧與大數據相結合,從而真正駕馭和掌控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