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關關系比因果關系更重要
老王開了個包子鋪,有時做少了不夠賣,有時做多了沒賣完,兩頭都是損失。老王琢磨著買包子的都是街坊,他們買包子是有規律的,例如老張只在周六買,因為閨 女周末會來看他,而且閨女就愛吃包子。于是老王每賣一次就記次賬,誰在哪天買了幾籠包子,并試圖找出每個街坊的買包子規律。
數據雖然越記越多,但老王啥規律也沒找出來,即使是老張也都沒準,好幾個周六都沒來買,因為他閨女有事沒來。有個人給老王支招,你甭記顧客,就記每天賣了多少籠就行,這個法子明顯簡單有效,很容易就看出了周末比平時會多賣兩籠的規律。
這個例子雖然簡單,卻道出了大數據的一個重要特點【相關關系比因果關系更重要】,周末與買包子人多就是相關關系,但為什么多呢?是因為老張閨女這樣的周六來吃包子的人多?還是周末大家都不愿意做飯?對這些可能性不必探究,因為即使探究往往也搞不清楚,只要獲得了周末買包子的人多,能正確地指導老王在周末時多包上兩籠,這就行了。
要相關不要因果,這是大數據思維的重要變革,以前數據處理的目標更多是追求對因果性的尋找,或是對猜測的因果性的驗證,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找出個原因,然后心里才能踏實,而這個原因是否是真實的,卻往往是無法核實的,而虛假原因對面向未來的決策來說是有害無益的。承認很多事情是沒有原因的,這是人類思維方式的一個重大進步。
2、要全體不要抽樣
傳統的調查方式都是抽樣的,抽取有限的樣本進行統計,從而得出整體的趨勢來,之所以選擇抽樣而不是統計全部數據,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全部數據的數量太多了,根本沒法操作。
抽樣的核心原則就是隨機性,不隨機就不能反映整體趨勢性。例如搞一個保暖內衣的調查,找了一群精壯的武警戰士試穿,戰士們穿上了普遍反映不冷,但這并不能說明內衣的保暖效果有多好。
抽樣隨機性的道理誰都知道,但要做到隨機性其實是很難的。例如電視收視率調查,要從不同階層隨機找被調查人,但高學歷高收入的大忙人們普遍拒絕被調查,他們根本就不會為幾條毛巾贈品而耽誤時間,愿意接受調查的多是整天閑得無聊的低收入者,電視收視率的調查結果就可想而知。
互聯網為大數據的采集帶來的新手段,云計算為處理大數據帶來了新方法。還以電視收視率調查為例,互聯網電視普及后,每一部電視正在收看什么節目的信息會毫無遺漏地發送到調查中心。這就是大數據的第二個特點,對全部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結果當然會更加準確。
3、要效率不要精確
俗話說的好,蘿卜快了不洗泥,既然我們要的是全體數據,自然會夾雜進來一些錯誤的數據,這是難以避免的。我們傳統的數據分析的思路是“寧缺勿爛”,因為傳 統小數據分析的數據量本身并不大,任何一個錯誤數據都有可能對結果產生相對較大的負面影響,對錯誤數據必須花大精力去清除,這是小數據時代必須堅持的原 則。
大數據時代的原則就變了,變成了【要效率不要精確】,并不是說精確不好,而是因為在大數據時代是做不到的,如果繼續把排除錯誤數據作為重要工作,那大數據分析就進行不下去了。更重要的是,大數據分析的目標在于預測,而不在于追溯以前發生過的事件的真相。
4、大數據時代的裸奔
有次我給學生暢想未來,你走在大街上,基站的智能天線以一道極窄的波束指向你的手機,從而獲得你的方位角,通過開機瞬時的上百次功率調整和探詢,換算后就 能獲得你與基站的距離,兩個信息結合就精準地確定了你的位置。根據你的搜索記錄,互聯網早已知道了你的愛好,然后手機“滴”地一聲通知你,你前方10米處右側有您最喜愛吃的咸豆腐腦店,正在八折酬賓中,“滴”地又來了一聲,老板已得知您是咸豆腐腦的忠實擁護者,特別給您打五折,來嘗一碗唄。
在我描繪完未來信息社會的全新生活方式后,有個學生問我:我走在大街上,手機“滴”地一聲,通知我前面有個同志聚會,系統通過我以前的搜索和看過的片子早已確定了我的性向,并將我的信息經過精確配對發送給了好多基友,但我并不想出柜,這可咋整啊?
這個學生的玩笑話道出了大數據時代我們都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那就是隱私權問題。美國某機構曾做過一個實驗,根據網友的搜索記錄來篩定目標,雖然信息已經進行了模糊,還是有不愿意出柜的基友被篩出來了,基友的媽媽非常震驚和生氣,將該機構告上了法庭。
微博上常有維權人士聲稱電話被政府監聽了,因為手機語音出現了不正常的聲音,其實這是他們多心了,他們的電信知識還停留在用鱷魚夾搭電話線竊聽的階段。并 不是說政府不會竊聽,而是說如果政府竊聽你的電話,你是絕對察覺不出來的,多手段全方面的監控手段早已超出了外行的想象力。即使是技術內行,例如賣國家機 密的間諜被收網后往往會馬上崩潰,他所有的電話短信郵件出行會面談話都有清清楚楚的鐵證。
犯罪成本太高了,將來無死角的攝像監控頭會記錄下一切,即使你犯罪時蒙著面,根據前兩天你沒蒙臉踩點時的錄像,通過姿態步態的匹配算法就能把你篩選出來。 現在公安系統有句話“只要上手段,沒有查不出來的”,上手段就是指包括攝像頭監控、手機監控、網絡監控等綜合手段。現在的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等將來所有的 路燈桿都變成了多傳感監控器,加上強大的大數據分析能力,你還想咋藏?
更有意思的是,將來的犯罪逮捕會變成事前,有天你啥事沒做睡在床上就被逮捕了,警察通告你:根據警方對你所有信息的大數據分析,顯示你已經知道了老婆出軌之事,根據以往犯罪案例及你本人性格的大數據分析結果,你有76.3%的概率會在本周內對老婆進行輕傷以上程度的犯罪,超過了法律規定的60%輕傷以上犯罪概率必須入監的標準,特羈押你一個月,根據大數據分析結果,放出來后的你仍然犯罪的概率會降低到法律規定可以釋放的5%以下。
聽著很安全吧?但是不是也感到了毛骨悚然?在大數據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赤條條地在信息社會中裸奔,真的是光著屁股一絲不掛地那種裸奔,難到沒有人意識到 這點嗎?當然不是,英國等西方國家早就對街道監控攝像頭展開了全社會的大討論,安全與隱私該如何權衡?隨著近年來隨著恐怖主義的盛行,安全顯然更重要了, 公民們很無奈地同意把更多的隱私權交給了政府,以獲得更大的安全感。
必須對公民隱私信息進行分級制的嚴管,公安部門掌握著每個人的開房信息,如果不涉及到重大違法犯罪的話,絕不能濫加使用,更不能透露給當事人的配偶,否則 社會就會大亂。掌握信息和利用信息的應是獨立的兩個機構,如果讓利用信息的公安部分掌管公民所有隱私信息,那就會成為一個人人自危的恐怖國家。
我們現在該如何做好迎接大數據時代的準備?我覺得應該培養公權機構絕不能泄露公民隱私的社會輿論,前幾天網上流傳著范冰冰的機場安檢照,記者們以此做娛樂 文章稱人家如何如何,這就是一個極壞的兆頭!如果放任這種公權力的濫用,我們每個人將來都會成為光屁股裸奔的人,光不光屁股則取決于掌握公民信息的權力人 士的一念之差。
最近有報道稱銀行內鬼販賣賬戶信息,銀行方面居然稱這事主要靠自覺,他們內部查不出來。這事也是大惡!查不出來是因為銀行內部缺乏相應的技術手段,根本就沒有建立起相應的信息保密制度,這種不作為是未來大數據時代的嚴重隱患。
前兩天我參加一個學生的婚禮,作為導師我被安排在領導桌,剛坐定就有個陌生人來照相,詢問后才知是婚宴酒商的員工,把我們作為背景來照酒的照片,估計是用于宣傳。我把他轟走了,我不愿意這個數據留在網上,不愿意讓它將來作為分析我的大數據資料。
結論:
與以往的抽樣統計不同,大數據使用的是全部數據,更著重的是效率而不是數據的精確性,關注的是相關性而不是因果性,這些特點造就了大數據 對事物發展的極強的預測能力,它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安全更便捷的新生活,同時也給個人隱私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對掌握公民隱私信息的公權力的嚴格控制,應該成 為全社會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