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凱利說:“未來幾乎所有你能想象到的事物都能追蹤和量化,你可以利用一個數字生命跟蹤體系來記錄整個生命,創建屬于自己的生命圖表。而生命自身,也將成為一股時刻在線、不斷前行的生活流(LifeStream)。”
這樣的一條“生活流”信息包藏了不同維度下關于個體的“特色基因”:衣、食、住、行、閱讀、觀影、購物、品牌喜好等。
“wode”(我的)App就嘗試將這樣不同維度的大數據信息再還原為一個個數字化、卻鮮活有趣的 “人”。
橫戈和他的團隊花了兩年的時間來打磨“wode”(我的)這款App,他希望產品能夠首先滿足自己作為用戶的一些社交需求,加上之前在產品設計和運營上的經驗,他要嘗試打造一個“整合個人生活流的全新社交產品”。
做該類產品的挑戰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海量的用戶個人信息通過怎樣的方式收集和聚合,二是有了這樣的數據后,挖掘之后通過提供的結果在產品中是否能夠幫助用戶建立“真正懂我”的社交關系。對產品而言,這兩個挑戰又合為無數個具體的設計問題,其表現核心是:該如何來設計這個產品的交互?轉播到騰訊微博
與那些垂直應用的App可以從內容上“單刀直入”的方式不同,“wode”在交互上將Nike、Starbucks、Gucci這些品牌,Facebook、微博等社交應用的logo設計為 “icon墻”,從而成為代表用戶“興趣基因”的數據部分。轉播到騰訊微博
“日歷+時間線”的雙信息軸保留“時間線”本有的閱讀體驗之外,若滑動“日歷”,也能精確查找信息,比如看看喜歡的姑娘在光棍節都敗了些什么、或是世界杯決賽那天那個漢子怎么為他的主隊鼓勁。 轉播到騰訊微博
“朋友的朋友”、“有趣的人”和“愿望機”三個社交場景的設計,是“wode”在好友關系上的定向選擇,來解決那些“要社交不要濫交”的痛苦。用戶本身資料的詳盡程度越高,來自于這三個場景新好友的選擇也越與用戶本身的需求匹配。其中“愿望機”的設計以游戲機的選擇界面,按照性別、年齡、興趣和星座來選擇匹配用戶,“配對成功”無需填表,所有的操作都在有趣好玩的交互下完成。
“wode”的構想不僅僅是希望用交互和設計來解決產品問題,還在于以UGC方式積淀用戶發布的行為數據,以開放API的方式把垂直類應用轉化為完善數據的“插件”。
橫戈在他微信公眾號中寫過一篇《寫在“我的”APP上線之前》,他談到他的團隊:原BlogBus的設計師,和來自大公司負責數據挖掘的工程師;他談到他的投資人:包括前91.com的CEO胡澤民在內的幾位業內大佬;他談到他的競爭對手:諸如國外產品Just.me、Tempo、Overblog等,不過“wode”和這些之前在市場上亮相的產品截然不同。
“wode”的核心用戶人群是有品牌認知度、有消費力、對應用類工具使用得心應手的都市人群——這是“wode”架構區隔出的產品外延,這樣的區隔定義了“wode”產品調性和方向。
針對于每個應用API的數據調用和分享,“wode”把個人信息權限的“開關”交給了用戶,讓用戶能自行完成每一個關于自己“數據分享”的權限設置:發布對象、分享群體、好友關系這些完全交給用戶自己控制,對隱私的管理可以讓用戶自己決定。
“wode”上線發布的slogan叫做:“我喜歡的,喜歡我的”。這句話其實表達了產品的“先自我,再社交”的特性。展現自我,才能找到同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