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臺灣老闆們與媒體界,又流行一個垃圾名詞:海量資料/大數據(big data),它跟云端運算(Cloud Computing)一樣,這個也弄個云,那個也叫云,其實就是架個伺服器,公布其網址給人使用而已。講得神奇無比,好像企業用了它,它們的營收與獲利數字,就真的都會上云端一樣。
海量資料,也是一個空洞無聊的舊酒換新包裝,重新上市,以前這叫做資料探勘(Data Mining),其中行銷部分叫做資料庫行銷(Database Marketing),就是統計分析資料庫內的大量資料,找出其關鍵變數,及變化模式來,然后操控其中幾個企業可以掌控的變數,把錢花在刀口上,求取照著模式增長的營收獲利。
這些統計分析工具都有一個重大盲點,他們都是從歷史資料中試圖推斷未來,對于還未發生的創新活動,既然還未發生,自然無從預測,所以真的依賴這個做事的企業或個人,都照著既有模式做事,慢慢地都會落入落后群組去,無一例外。
另一個明顯問題是,別人過去的成功故事,并不適用于你自己現在的時空環境,而且,什么人玩什么鳥,也不是把任何人放到同一個時空環境中,就能達成同樣的成功的。這些都是決策輔助工具,提供決策者參考而已,成敗關鍵是那個決策者做了什么決策,并不是他用了什么工具。
Big Data是企管問題,而非IT問題!
大數據(Big Data)在臺灣市場的發展漸有起色,不論供應端或使用者端都對大數據的認知更加成熟。精誠旗下Etu因此提出五大趨勢看法,同時強調「大數據是企管問題,而非技術問題。」...
Minson Lee 陳大哥, 這個話題十六年前我在念碩士班的時候就有了,而且我當時就是做這個的,我老師要我拿控制工程的類神經網路去發展演算法用在資料處理上,所以我研究了兩年多
坦白講這一次只是又被一些企管界的人寫書炒作騙錢而已,這些人沒有技術的專業知識,只能靠炒作混日子
而且這位先生的想法也很好笑,如果不是技術問題,那請問我資料都給你,你是要怎么處理?
你用水晶球,還是用勘輿的羅盤?還是要請碟仙?
前處理后處理視覺化哪一樣不需要技術?
海量資料,資料礦掘,資料探勘都好,全部都是技術問題,沒有技術,什么都作不出來
臺灣這幾年MBA和企管神棍當道,這些人為了自己生存騙錢,常常第一件事搞的就是去專業化,最后的結果通常就是土崩魚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