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醫療信息化開始萌芽并迅速發展,目前醫院的自身業務管理層面的信息化已經基本趨于成熟。然而由于醫院側重經營和管理層面、科室和醫生之間競爭側重經濟收入,以及臨床科研投入產出相對滯后等原因,臨床科研層面的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后,甚至很多單位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這不利于我國醫學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不利于醫療健康產業的整體性的持續性的均衡發展。
上海納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一個“醫學數據銀行”--臨床大數據科研協作平臺。旨在通過對臨床大數據的病例資料進行整合和應用,讓臨床科研大數據以及由此產生的科研成果不僅服務于臨床和教學,還能夠直接服務于患者、家屬、健康人群和亞健康人群等大眾。
臨床科研信息化建設的痛點和難點
據上海納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永中分析,我國臨床科研現狀從研究范圍看,個體研究、單項目研究很有優勢,基礎研究、跨學科研究比較弱勢;從研究層次看,超大城市、沿海城市、大型醫院、重點實驗室、重點專科、著名學者(院士)具有優勢甚至強勢,中小城市、偏遠地區、中小醫院弱勢甚至沒有科研;從研究方法看,主要靠手工整理、問卷調查,比較原始、不太可靠,或從從業務系統中獲取數據,半自動整理,多為小樣本范圍研究。
“我國的臨床科研像一個個信息孤島!基于臨床業務系統無法開展臨床科研!”李永中感慨道。“理論上各種系統都應該以HIS為中心,然而實際上業務系統眾多、相對獨立,信息管理部門維護工作量大,臨床科研方面信息化程度低,各種業務子系統產生的臨床資料很分散,即便是業務系統之間可以共享數據,但無法匯總數據用于科研角度的深度應用。”他認為基于業務系統做科研是很困難的,建立臨床數據中心才是解決信息孤島的有效途徑。
眾所周知,病例數據來源必須真實有效、數據樣本量應該足夠大、臨床資料應該追求盡可能的完整和規范,才具有真正的科研參考價值。他覺得,雖然現在一些網站如“好醫生”、“春雨醫生”、“39健康網”等也集中了大量的數據,但這些患者咨詢數據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和不夠真實性。只有源于真實病例分析出的科研成果、案例數據、治療方案,對患者、家屬和大眾才具有真正的參考價值。
據悉,很多發達國家已經建立各種基礎研究數據庫。比如美國人類基因庫、加拿大新生兒協作網、歐洲胸外科數據庫等。我國人口眾多,病例資源豐富,食品安全、社會環境問題時刻考驗著我們的胃、肝、膽、腸、胰腺、呼吸系統……以及各種災害帶來的傷害,然而我國的臨床基礎性研究在哪呢?這不僅關系到臨床水平,更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與生活質量。
怎么做
臨床大數據平臺到底怎么做?李永中認為要從兩步驟著手,第一步是用項目支撐平臺的建立,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數據來源種子;第二步是用服務支撐平臺的運營,把種子激活,積累海量的數據,挖掘病例的價值,服務于大眾。
李永中介紹,用項目支撐平臺建立,包括兩大核心軟件產品:
產品一:臨床科研信息系統。用于醫院專科、重點實驗室。已經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開展合作。
該軟件遵循幾大原則:完整性:治療前(問診)、治療中、治療后(隨訪);規范性:符合科研規范,規范名稱和值域;時效性:及時收集、及時歸檔;真實性: HIS導入資料來源可靠電子病歷歸檔與應用系統,
產品二:電子病歷歸檔與應用系統。即醫院級臨床數據中心。已經應用于解放軍306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
該軟件立足于醫院業務層面,不僅解決庫存成本、防火防盜、防潮、防霉、人工編目上架、人工借閱和歸還等,還從科研層面激活電子病歷的科研價值,讓病歷成為科研的數據支撐。多條件檢索、完整病例在線瀏覽、多人同時借閱、借閱控制與統計成為可能。該軟件也是醫院無紙化的最后一公里項目,幾乎全國所有醫院都處于“紙質病歷+縮微膠卷/紙質翻拍”模式。打官司屬于小概率事件,CA認證可解決法律認可問題。做的比較好的醫院有解放軍251醫院、180醫院、總裝備部306醫院、南京軍區總醫院。
基于兩大軟件產品的推廣來打造未來的“臨床數據中心”,可以在條件具備時,瞬間聚集海量的病例數據庫,成為一個無可比擬的大數據“醫學數據銀行”。
用服務支撐平臺運營思路,主要包括:數據采集服務:建立專業的病例采集、審核團隊; 數據分析服務:建立專業的統計分析團隊,多維度建立數據挖掘模型,為不同受眾提供不同自動式數據分析服務;主動客戶服務:主動聯系服務患者和家屬,主動跟蹤服務科研工作者,主動尋求第三方機構合作;
如何實現智能、便捷的科研采集、挖掘和服務?
實現會員注冊后的病例關聯,包括帶匹配度說明的手動關聯和自動關聯。以及病例關聯后的審核和修改。提供在線和離線的專業化的后臺服務、團隊支持,運用客戶端軟件給臨床研究者提供科研所需工具支持。具備輸出到SPSS、從Excel導入、綜合計算、圖表展示等多層面功能。
如何做到品牌服務?
首先要軟件工具的先進性:先進的數據采集工具是數據品質的保障,采集工具的易用性是數據量提升的保障,軟件的推廣有利于為數據銀行布點(種子)
服務內容的專業性: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持續性+專業性+權威性,多途徑的數據采集進入+數據的清洗+審核機制
平臺產出的權威性:醫生的研究成果有大數據支撐,對患者提供服務區別于現有醫療健康網站,數據挖掘成果具有可靠參考度
關于技術門檻問題,李永中認為我國沒有開發工具、OS和DataBase平臺,都是國外的。因此在技術上,很難產生特別的技術創新。一般都是應用的創新,流程和方法的創新。因此要想在未來的競爭中取勝,走在前面是硬道理,做到位是硬道理,讓服務成為品牌是硬道理。
競爭者分析
“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張燕萍,一個中國女人,花費17年做了一件事:把堪培拉及周邊地區96%的乳腺癌病人,17年來的治療過程,無一遺漏,詳盡記錄,編撰了可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歷時最久的乳腺癌治療和預后的研究報告。這樣,醫生們就有了一個實證而科學的龐大數據庫,來參照和權衡自己怎樣治療同類的新病人。96%,是極難達到的覆蓋率。張燕萍與助理付諸了極大的耐心和毅力,所覆蓋的人口也差不多同于上海一個區。而這是許多醫生一般不會去做的事,雖然不是攻克疑難雜癥,卻是更多醫生眾口一詞、夢寐以求的‘寶庫’。”李永中通過這個故事試圖闡述建立臨床大數據科研平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也表達了這樣一個大平臺建設的難度和價值所在。
李永中說,相關網站平臺諸如面向醫生的網站,好醫生網、丁香園,以及面向大眾的網站如三九健康網,新浪健康頻道,這些網站都兼有服務于醫生和患者的交叉功能。然而,這些網站的數據大部分來自于自己的注冊、登記和上傳,資料的完整性、真實性、持續性、時效性等都無法保障。
“隨著網絡環境的不斷改進,移動設備的發展,醫療行業的許多應用都擴展
到了移動設備上。以采集資料和簡單訪問為特征的移動科研也慢慢發展起來。移動設備應該成為臨床科研的補充方式,解決非桌面場景的應用。這些也是我們規劃的發展內容。包括語音錄入、檢索、統計,移動設備接入的采集、檢索、統計,圖像統計和分析。”
如何盈利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健康數據也會越來越值錢而倍受重視”李永中說,“科研機構如醫院、專科實驗室,研究所;臨床科研工作者如醫生、護士、實驗人員、技師;普通老百姓如患者、家屬;政府部門如衛生局、醫保局等管理部門、人口發展決策部門,第三方機構如醫療器械公司、藥品公司、耗材廠家等都是我們的潛在客戶。”
據李永中介紹,這個“醫學數據銀行”可以構建出很多單病種數據庫。比如糖尿病病例庫、早產兒病例庫、白血病病例庫、乳腺癌病例庫、艾滋病病例庫。以糖尿病病例庫為例,假設有16萬例樣本,可以分解出多個直觀的結果數據:死亡病例總數1萬例,自然死亡2000例,因本病而死亡的5000例,其他疾病或原因死亡3000例,存活病例總數15萬例,生活正常,完全康復10萬例,反復發作、治療中5萬例,其中包括男性3萬例、女性2萬例等等,這些數據可以為不同訪問者所用,每個數據都可以跟隨一個可信度評估數值加以備注。
在患者頁面,可以通過診斷找到同類型患者,在授權范圍內縮小范圍查找感興趣的患者資料,通過患友交流可以促進康復,可以方便地訪問患友的留言和自我評估。可以看到授權范圍內的可參考病例,包括基本信息、診斷信息、隨訪信息、手術信息、康復信息等等,以及未授權數據的友好提示:訪問者可發送郵件或者短信給數據擁有者瀏覽該病例。
“我們采取會員服務,包括醫生、患者、家屬,可以根據自己的診斷和其他特征找到匹配患者,通過在線交流或者方案參考,調整自己的康復計劃。我們的利潤來源可以有軟件項目的推廣帶來的收入,平臺建設后推廣帶來的廣告收入,科研立項申報的資助或投資,注冊會員的年費和服務費。
發展計劃和目標
”臨床科研的信息化建設足以支撐其一家大型的軟件公司,而[醫學數據銀行]這個臨床科研大數據平臺的運營更將誕生一家與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的業務相輔相成而又相對獨立的專項領域的大型公司。我們將提供有價值的數據服務,為臨床科研人員統計分析提供依據,并采用專用工具對大數據進行有目的的前瞻性研究、回顧性研究和多媒體、多途徑展示,給醫院、科室、管理層,患者、家屬以及第三方機構提供病例數據和科研成果的參考。基于醫療真實數據的分布式研究和流行病學研究成果為政府機構提供決策支持。“李永中說道。
據悉,創始人李永中具有豐富的經驗,1998年開始醫療軟件研發;2000年開始構建上海市臨床檢驗中心質控系統(服務于全市300家醫院檢驗科);2001年開始研發臨床科研軟件;2002年創業,帶領隊伍研發預置條形碼的標本管理LIS系統,曾在全軍醫院占據60%以上市場份額;2012年與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合作,建立了中國新生兒協作網。
談及發展計劃,李永中信心百倍。他計劃實行三步走戰略:一是軟件項目推廣階段:用三年左右的時間建立種子數據中心;二是數據中心建立階段: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建立數據中心,激活種子,積累5000萬個病例;三是數據中心運營階段:先用五年的時間積累5億個病例,建成首個醫學數據銀行,成為全國最專業、最有價值的網絡品牌。再用十年的時間積累50億個病例,覆蓋100個國家,應用20種語系,成為全球最大的醫學數據中心。
目前,上海納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融資階段,其首期融資規模1000萬美金,主要用于軟件項目推廣和”醫學數據銀行“大型平臺的建設(包括:臨床病例數據采集和多專科的前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