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達坂海拔5200米,各車啟動發動機高原增氧裝置緩慢行進……”5月下旬,新疆軍區某團駕駛新型裝備執行高原運輸任務,面對惡劣天氣,官兵們及時調出“裝備高原作戰數據庫”,科學駕馭新型裝備,通過了危險重重的冰達坂。
喀喇昆侖和藏北阿里被稱為“生命禁區”,平均海拔4500米,大氣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區的一半。“和人一樣,武器裝備上了高原,同樣會產生高原反應,作戰效能會大幅減弱。”新疆軍區裝備部部長陳水泉對記者說,要實現“能打仗、打勝仗”,必須為各新型裝備建起適應高原機動作戰的數據系統。
著眼于此,新疆軍區裝備部近年來主動作為,利用高原使命課題訓練、邊防戰備執勤等任務時機,區分“不同裝備、不同海拔、不同時間、不同氣候”,就制約武器裝備性能、動力等10余個因素,組織師、旅、團、營、連五級保障人員,對車輛、裝甲、雷達等11大類裝備進行數據采集、分析和整合,建起了武器裝備高原作戰數據庫。
在摸清武器裝備高原的“不適應癥”后,一張張數據“藥方”在廠家和部隊專家聯合“問診”下隨之開出。雷達裝備高壓“打火”現象、炮彈運行軌跡偏離問題、車輛動力透支原因……他們依靠數據為各型新裝備“增氧補血”,保證了裝備在“生命禁區”作戰時不再“缺氧”。
有了作戰數據作支撐,部隊戰斗力迅速提升。日前,記者在海拔4300米的喀喇昆侖高原某訓練基地看到:某團裝甲車在對敵實施火力打擊時,因氣壓太低和風力過大,首發炮彈偏離目標。隨后,車長王顯亮依據高原作戰數據庫作出調整,再次擊發,精確命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