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交易過程中,會形成海量的數據,在以往,這些數據是投資者用于分析市場走向、制定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但是如今,大數據分析已經成為證券監管部門的稽查利器,老鼠倉、內幕交易……這些以往很難獲取證據和線索的違法違規行為,在大數據面前紛紛露出了原形。
大數據稽查風暴,已經形成。
投資者從開戶起的所有記錄均納入監察系統的監控視野
上市公司重大信息發布前股票交易異常,觸及報警閥值,監察系統將自動報警
監控系統發現有異常交易行為,可疑賬戶會立刻鎖定,同時展開調查
2014年3月28日,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原投資基金經理馬樂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案作出一審判決,馬樂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并處罰金1884萬元。
馬樂案:日常監控中發現線索
一審判決后,這一判決卻被很多人所質疑,認為判決過輕。
在法院審理查明的事實中,馬樂從2011年3月9日至2013年5月30日期間,利用了擔任博時精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經理,全權負責投資基金投資股票市場之便,掌握了博時精選股票證券投資基金交易的標的股票、交易時點和交易數量等內幕消息以外的其他未公開信息,并且利用掌握的這些信息,操作自己控制的三個股票賬戶,通過臨時購買的不記名神州行電話卡下單,先于、同期或稍晚于其管理的“博時精選”基金賬戶買入相同股票76只,累計成交金額人民幣10.5億元,從中非法獲利人民幣1883萬余元。
馬樂案是迄今查獲的最大“老鼠倉”案件。
4月4日,深圳市人民檢察院認為此案量刑明顯不當,提出抗訴。
5月26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立案,將擇期二審。
雖然一審判決的結果受到質疑,但是對于業內人士而言,馬樂案本身,更具有另外一層意義:此案可以看做是大數據稽查的重要成果。
證監會在談及馬樂案時,稱是根據核查發現的線索,在2013年4月,證監會對存有老鼠倉交易嫌疑的賬戶啟動初步核查。2013年6月,根據初步核查的結果,證監會對馬樂涉嫌利用未公開信息行為進行正式立案調查。
根據證監會公布的馬樂案的調查細節,其線索正是來自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日常監控,通過海量數據的篩查比對及時發現。當日,上交所市場監察部的監控顯示,涉案的三個個人A股賬戶與博時精選基金賬戶交易股票存在很高的趨同性,共涉及股票29只,之后,上交所就將這一發現的線索上報至了中國證監會,隨后證監會稽查局將線索移交深圳稽查局調查。
證監會公布一系列老鼠倉案
中國證監會曾經向外宣稱,自2013年9月份以來,證監會根據相關線索發現了一批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非法牟利的嫌疑賬戶。并且至2013年底,證監會針對基金從業人員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股票的違法違規行為,共啟動調查10多起。而目前部分案件已經有了結果。
在以往,針對老鼠倉或者內幕交易的查處,其線索要么來自于舉報,要么是現場突擊檢查,但是對于那些具有專業知識和經驗的從業人員來說,在交易的各個程序上都會力求完善,可想而知,要想憑借傳統稽查方式去發現和查處,其難度必定很大。
而在這個大數據年代,一旦交易所的監控系統發現某只股票有異常交易行為,監管層會立刻鎖定在此期間交易的可疑賬戶,然后會調動各省的派出機構核查人員對這些賬戶同時展開調查,還會找到上市公司的內幕知情人,然后逐一對這些目標的賬戶資金來源、個人聯系做調查。而前述證監會披露的一系列涉嫌老鼠倉案件,其線索來源,均是來自于交易所日常監控下的大數據分析。
2013年4月,證監會就曾經指出,監管部門著重加強自身對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監測預警和執法綜合管理平臺建設,開始籌劃和分步實施以“一個平臺、四個系統”為核心的稽查執法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工程。
設數百指標進行監控分析
那么,在實際運作中,究竟是如何運用大數據去及時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的?
根據深交所的介紹,他們目前正在運行的監察系統集成了交易、登記、結算數據和上市公司、證券公司等相關信息,對證券交易活動進行實時動態監控和統計分析,其中,上交所的異動指標分為四大類72項,敏感信息分為3級11大類154項;深交所則建立了9大報警指標體系,合計204個具體項目,其中包括了典型內幕交易指標7個,市場操縱指標17個,價量異常指標15個。
據介紹,每一個投資者從開戶的第一天起,其所有的開戶、委托、成交、托管等記錄均納入監察系統的監控視野。監察系統還建立了內幕信息知情人數據庫,并設計了一系列的報警和分析模塊。一旦上市公司重大信息發布前股票交易異常,觸及內幕交易報警指標閥值,監察系統將自動進行報警,為監控人員及時提供發現涉嫌內幕交易行為的線索。
深圳證券交易所總經理宋麗萍介紹說,深交所方面設立的200多個異動指標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是根據各個交易時期的特征提煉出來的,股價一旦有異動,偏離了大盤的走勢,馬上可以通過這200多個指標予以認定,然后查詢這家上市公司有沒有特殊的信息公布,如果沒有,就會繼續調查后邊有誰在進行交易,有的時候會出現某個投資者從來沒有買過這只股票,然后突然買了,但是涉及的上市公司還沒有發布重組、高送配、高轉送等利好消息,那么交易所方面就會認定這是重要線索,按照一定的程序上報至中國證監會。
于這套監察系統在運作方面的更多細節,深交所方面則向本報表示,由于牽涉監察機密,所以不能對外全盤細節公開。
文本信息也被納入監控
除了對交易數據的分析和監控之外,對于文本信息進行有效監控,也成了監管層的目標所在。
深交所方面介紹,深交所曾經專門派人前往美國的金融業監管局學習,在美國人的做法基礎之上,深交所經過兩年的研究,開發了一套以“搶帽子交易操縱”為基礎的文本挖掘原形和實驗系統。
目前,深交所正在進一步投入力量把原形系統項目和估價移動聯系起來,構建市場監控綜合數據模型,原來是經過交易數據來監控,現在則要對文本信息進行挖掘。
大數據監察實現云端化
在未來,證監會則會進一步提升大數據的監管作用。證監會方面已經通過了證監會中央監管信息平臺。這一平臺將分散在證券監管領域各個角落的信息集合起來,包括已經發揮了巨大作用的交易所數據庫,也包括各個層級證券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檢測數據信息,將實現云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