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讓一切都可以量化。未來,我們絕不會缺乏對數據的占有,而如何開發數據金礦才是挑戰,讓沉睡的數據創造價值,用創新分析激活數據墳墓才是關鍵
晨起,噴嚏頻頻。趕緊上網搜索:“感冒吃什么藥”。剛好,最近幾天附近區域搜索“感冒”這個關鍵詞的明顯增多。公共衛生部門警惕了,著手監測流感。
大數據已經來到身邊!
你的網絡痕跡,從前也許只是占據緩存的“垃圾”,而現在正變成大數據金礦。
隨著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對各個領域的滲透越來越深,數據的積累也與日俱增。4G牌照的發放,又讓移動數據通道由“鄉村公路”升級為“高速公路”。可以預見,大數據席卷各行各業和人們生活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大數據這種不排他、不損耗的神奇資源,必將帶來一個數據金礦的淘金時代。
你的搜索痕跡可以讓服裝公司計算出流行色;你的微博數據讓情緒可以被量化,影視公司以此預計電影票房;你的網絡社交圈可以讓網貸公司評估出信用。而你的手機簡直就是一個“移動間諜”,你的位置、數據被無處不在的“第三只眼”看著。未來,也許每個人身旁都漂浮著一個屏幕,對不同的人開放不同的權限,你眨眨眼就可以查閱他的相關信息:朋友圈、搜索痕跡、資產、信用、醫療檔案等等。大數據和可穿戴設備可以將這一切從未來影片中帶入現實。
大數據讓人可以被量化,卻讓機器能思考,因此有人說工業革命把人變成了機器,而信息革命則把機器變成了人。比如街景汽車和衛星定位系統積累了大量的地面數據,不僅可以用于制作電子地圖和導航,還能開發出自己會認路的無人駕駛汽車。未來,數據世界和機器世界將無縫對接,讓機器能聽會說擁有智慧并非幻想。
未來,我們絕不會缺乏對數據的占有,而如何開發數據金礦才是挑戰。讓沉睡的數據創造價值,用創新分析激活數據墳墓才是關鍵。比如手機上一款普通的交通軟件,可以搜集大量的路況同步數據,為用戶提供交通信息。然而這只是完成了數據的基礎應用,它還可以依據上下班時段的交通流量估算失業率,通過對主要商圈的監控估算消費情況,這才是把數據貧礦開發成了富礦。甚至有些“數據廢氣”也能創造價值,比如搜索過程中用戶會產生的大量錯誤拼寫,可建成數據庫讓拼寫檢查軟件的功能更優化。
同時,在大數據時代,對人們隱私權的維護、對社會多樣性的保護等也面臨新的挑戰,然而大數據帶來的益處還是大于問題,我們要做的是讓法律體系、社會治理跟得上時代的發展。
前兩次技術革命,我國都是學習者,這次以信息技術、互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是我們與世界距離最小的一次,在某些領域我國還有創新和領先的可能。抓住大數據時代,創造更多可能性,時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