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網D1Net》11月25日訊
如今,在互聯網領域,大數據已經成為關注的焦點之一,大數據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各個領域,與此同時,關于大數據的思考和疑問也不斷涌現。
為什么說大數據時代會給人類文化帶來一場革命?大數據涉及哪些方面?中美對大數據的理解和應用有何差異?為什么說信息化的核心是數據?如何發展大數據產業?如何判斷是否要進行數據驅動創新?
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時候人類文化將進入一場革命。因為前面三個階段是在用設備和網絡為我們提供服務,這是一個整體的服務系統;當服務關聯到數據本身時,信息化建設也就發生了變化,而數據就是信息化的核心。
大數據源于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而云計算是人們追求的一種模式和路徑,數據是由它帶來的。無論是國家還是城市,都會涉及到四塊內容:經濟產業發展、政府職能、社會的公共職能、軍事和國防安全。關于經濟產業的發展和政府職能的關系,近日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治理”,而不是“管理”,就是使管理的主體變得多元化。另外,十八屆三中全會還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各個行業都可以涵蓋到這四部分當中。在社會發展和技術發展過程中,會涉及到各種數據處理問題,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都需要突破這個問題瓶頸。所以我認為,大數據是智慧城市和移動互聯發展的瓶頸。如果沒有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將永遠沉浸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智慧城市等所有的夢幻當中。你的數據沒有互聯、沒有互通、沒有互享、沒有互用,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智慧城市都只能是夢幻
中美大數據差異
中國和美國對大數據的理解和重視程度是不同的。美國提出這個概念的時候是基于用數據創造了新的模式和內容。而中國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整個信息系統的發展上,跟美國有著非常大的差距,這個差距能夠大到十年、二十年。但是關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這塊,中國起步比美國僅僅晚兩到三年,傳統的信息系統的技術中國跟美國又差很多,特別是在應用系統完善性上。
所以美國對大數據的理解是要用數據分析新的模式、新的路徑,那中國對大數據到底是怎樣的?
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其他各行各業,我們要提大數據,一定要從數據的起源,從它的產生、存儲、處理、統計、分析、挖掘、應用、互聯互通等角度出發。站在整個數據價值鏈上去考慮,不能像美國那樣去考慮。因為美國的系統基本成熟,中國不能照它的路去走,否則就會像中國的汽車一樣,發展這么長時間仍然存在很大的問題:雖然產能第一,但汽車的核心發動機、電速箱、底盤,甚至是外形設計,都受到別人的嚴重制約。
D1Net評論: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逆轉的潮流,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大數據時代已經來臨,對于中國而言,一定要用自身對數據的理解迎合中國的大數據時代,走中國特色大數據之路,從而能夠用我們的一種辦法,去實現對數據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