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業互聯網能夠像當今的消費互聯網那樣得到充分應用,從現在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將可能為中國經濟帶來累計3萬億美元的GDP增量。
談及工業互聯網,必然與物聯網有著密切或是混淆的印象關聯,當物聯網以M2M的概念突襲世界時,Machine-to-Machine的技術以物聯網和衛星遙感定位技術,充分達到了遠程實時監控的工業目標,那么在工業互聯網時代,同樣可能是M2M的簡稱,但是,M可能悄然發生著一些改變,M可能是Message,有可能是management,當然,其中必然包括了match和monitor的概念。
IT技術與商業的對接演化成了新的商業模式——電子商務,除去前期野蠻生長之后的穩定而高速的增長,電子商務平臺以及衍伸的O2O模式的融合,成為了一種讓互聯網技術商業價值變現的范式,同時這種范式給予了創新性技術與工、商以及農業融合可能性全新的遐想。相比較電子商務而言,當前制造業的產品和服務在數字化、智能化和互聯化上遠跟不上信息技術發展。制造業應加快與互聯網技術的融合,“互聯網技術+平臺型企業”將成為未來制造業企業發展的趨勢,這種看似跨界的嫁接在大數據的爆發點,或許產生全新的化學反應。
基于大數據,超越大數據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可能產生數據,并產生數據的流動性,這是一種最為理想的狀態,而如何采集,存儲并利用數據來產生價值,才是具有革新性的一步。大數據利用云計算以及物聯網進行數據的抓取、存儲、分配和分析,以及進行海量數據的分析,然而,大數據的內涵并不僅僅在數字和見解,數據本質上的價值在于數據的應用,也就是說,以連接的方式,將大數據賦予大數據智能,不僅僅是一種數字的分析和見解,而是一種對于工業的狀態管理、監控以及自適應和智能調整,讓數據智能的知道以何種方式前往何地去完成何事。
不可否認的是,大數據是工業互聯網的命脈,但是,工業互聯網同樣意味著創新形式和軟件的應用和開發,基于物聯的基礎之上,抓取和一句邏輯厘清數據,然后經軟件連接互聯網,從此產生數據,但是更重要的是,將機器成為可以被管理和被自適應調整的智能網絡,對工業的問題進行邏輯預測和調整,進行最優化的工業控制和管理,對有限資源進行最大限度的使用,從而降低工業和資源的配置成本,在大數據的基礎上,以工業的互聯管理和智能達到超越大數據的應用性。
應用,讓工業互聯網價值變現
自谷歌接連發布谷歌眼鏡和谷歌會說話的鞋子之后,穿戴設備成為熱門話題,將數據采集移植到任意設備采集信息,然后聯通移動互聯網絡進行整理和運算,為個人提供最大程度的信息判斷和預讀,這是典型的人機之間的數據對話,以及大數據采集對用戶便利性的案例。
當然,在大數據時代,首先解決數據采集以及傳感的問題之后,那么工業互聯網便迎來了價值變革的集中爆發,無論是在遠程醫療,通過遠程采集端對基礎數據的采集,上傳至互聯網,進行遠程的醫療咨詢,通過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的方式,解決醫療資源的分配問題,還是通過個人可穿戴設備,進行實時的個人健康狀態監控和管理,都是工業互聯網的應用案例。
不僅僅除了遠程的醫療和智能農業,還包括遠程教育體系同樣也可以用工業互聯網進行實現,通過遠程數據采集端或是數據錄入界面,采集不同地區不同個人之見的教育水準測試,反饋至互聯網云端,進行分析運算,實現同等優勢教育資源和教育內容的再分配,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無距離“因材施教”,這也是工業互聯網的應用之處。
當然,工業互聯網并非僅限于傳統的工業,工業互聯網應該是一種模式,而這種模式將會打來優勢資源的整合和再分配,縮短空間距離和時間以及人力等帶來的成本障礙,同時達到在最大數據化效能的應用和整合,而這種整合,在數據端采集和互聯網運算能力的不斷提升,不斷對傳統的社會模式進行滲透,將產業變得更加有效,實現計算機技術的產業價值變現。
從大數據到3D打印,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帶來的是更多的變革,而在創新技術不斷變現和工業不斷智能化的時候,也正處于工業互聯網爆發的前夜,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的模式,期待在爆發中將社會的未來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