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森哲與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今天聯合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大約80%的中國城市未能在經濟增長、資源環境可持續性和能力建設三方面達到協調可持續發展。但這項共覆蓋73個樣本城市的研究還發現,中等規模城市未來實現協調轉型的潛力巨大。
埃森哲與中科院發布這份《新資源經濟城市指數報告》的目的,是基于中國新型城鎮化的愿景幫助中國城市以具體指標衡量各自的可持續發展進程,其核心分析工具是由埃森哲設計的“新資源經濟指數”。這是國內首次將這種全方位、多維度指標體系應用于大范圍的樣本城市分析。除了宏觀評估各城市的經濟績效及其與資源環境的協調性,該指數還關注各城市推進未來可持續增長的能力,并通過資源保障程度、基礎設施水平、技術創新、環保資金投入與政策力度等具體指標加以衡量。
“新資源經濟城市指數”將樣本城市分為四種類型。列入“傳統模式型”的25個城市,經濟發展依賴自然資源,產業結構偏向重工業,排放水平較高,經濟績效與環境效率均不理想,需極力避免“先發展、后治理”的粗放型發展。
北京、天津兩個北方的超大城市與大部分環渤海及長三角城市列入“經濟發達型”,即經濟發達,但環境質量十分堪憂,需反思高速擴張帶來的擁擠、霧霾、缺水、垃圾等“大都市病”。而在其他千萬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中,上海、廣州和深圳的經濟績效、環境質量和環境效率均保持較好,它們與其他中等規模的城市歸屬16個“協調發展型”城市之列。
研究者發現,“潛力發展型”的城市有望成為在“新資源經濟”三個維度協調發展的生力軍。這些城市也屬于中等規模,特點是大多地處中西部、位于《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重點開發區域、人口約100萬至300萬、人均GDP五萬至七萬元。它們不僅經濟發展潛力大,而且歷史包袱較輕,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脫鉤”的基礎較好。
埃森哲大中華區主席李綱表示:“新資源經濟,是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以低資源消耗、低環境負荷的方式實現經濟持續發展的新思路和新理念。我們的研究顯示,中等規模城市的發展應當比超級大都市更值得關注,因為它們將成為率先實現新資源經濟的主要力量。我們呼吁政府、企業、公眾和社會組織通力合作,為中國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和諧城鎮化共同做出貢獻。”
為使城市重新定位以實現均衡、可持續增長,報告提出五項行動主張。每個城市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選擇重點投資領域并作出具體規劃:
發展智能化基礎設施: 發展智能電網、智能建筑解決方案及智能交通等主要系統和基礎設施,通過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控制技術提高城市服務的集成度,優化城市管理。
完善大數據時代的智慧城市管理: 突破數據孤島,整合城市管理部門和經濟活動的數據,保障數據質量,形成洞察和行動;發展電子政務,基于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術,向企業和公民提供優質高效、全方位的政務服務,同時企業和公民也可以利用政府平臺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管理。
加速提高能源效率: 城市應該堅定共識,制定能效目標、有效標準和激勵措施,努力推廣清潔能源和新型技術,提供較高效益的解決方案。
建立多元融資渠道: 改變地方城市融資來源對于土地出讓的依賴,發展多元的融資渠道,包括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發展市政債券、鼓勵和吸引民間投資。
實現跨部門和跨區域合作: 城市之間應建立協作與知識共享平臺;政府應提高企業在城市政策、金融、基礎設施及戰略等方面的參與度,并使私營部門發揮更大作用;政府還應鼓勵公眾和社會組織參與營造更加和諧的公民社會。
對于有望引領踐行“新資源經濟”發展模式的中等規模城市,報告建議其未來發展應謹慎維護經濟與環境資源的均衡,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加大環保投資、技術升級和制度創新推動長遠發展。
埃森哲亞太區戰略與可持續性服務董事總經理彭萊表示:“中國可以抓住發展機遇,鼓勵城市之間良性競爭,以激勵更加可持續的城鎮化。但城市之間既要競爭也要合作,在技術開發、城市治理和融資模式方面建立共同框架,使其設計出符合各自需求的具體解決方案。新資源經濟發展目標的實現,取決于政府、企業及其他利益相關方更加密切的合作。”
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表示:“新資源經濟指數不僅從多角度折射出當今中國城市發展面臨的宏觀挑戰,也從微觀層面幫助城市在經濟、資源環境和發展能力三個維度進行自我剖析,衡量稟賦優勢和約束,明確未來定位。我們很高興與埃森哲攜手開展長期研究,期望與中國城市的管理者深入探討,逐步完善這一評價體系。”
研究方法:
“新資源經濟城市指數”從三個方面評估城市發展現狀:經濟績效,即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與發展能力;資源環境可持續性,即城市的環境支撐能力、城市對資源環境的依賴程度和利用效率;發展能力,即城市向“新資源經濟”轉型的社會系統支撐能力,包括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制度和管理創新等方面。該評估體系由總共32項定量和定性指標加權綜合組成。根據可獲得的數據,評估樣本包括了中國全部287個地級以上城市中的73個,涵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具有廣泛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