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發展關鍵詞依然繞不開“人工智能”。伴隨“新基建”的熱潮,人工智能發展再度步入新階段。
早在2018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今年1月,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制造;2月14日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到了3月初,中央常務委員會會議召開,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按下“快進鍵”。隨著各地陸續發布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新基建”項目的占比上升,在政策、資本的推動下“新基建”一時成為各界關注重點。
“新基建”為人工智能“劃重點”
區別于傳統基建,“新基建”是指發力于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修全認為,當前,我國正在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并非僅僅是為對沖全球性經濟壓力、提振受疫情拖累的經濟活力出臺的救市之策,而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主動謀劃,是一項既應需求而建,也謀未來而建的戰略布局。作為七大重點領域之一,人工智能站上歷史性拐點。
事實上,在抗“疫”期間,人工智能正在持續顯神通。中國信通院等單位發起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日前發布的《人工智能助力新冠疫情防控調研報告》,基于“人工智能支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信息平臺”收集的500余個人工智能抗疫案例分析顯示,智能服務機器人、大數據分析系統和智能識別(溫測)產品數量居前三,計算機視覺、語音、大數據等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相對較高。
備受關注的計算機視覺,是中國市場上頗為熱門的人工智能技術領域之一,而計算機視覺技術供應商正在推動中國的數字經濟創新,為“新基建”構建堅實的底層技術支撐。在這個過程中,科技企業的努力有目共睹。中國計算機視覺技術決策者正在將其商業知識和工程經驗轉化為主要行業的技術解決方案,并釋放商業價值。如CloudWalk云從科技正在與國美合作,以自動進行消費者識別以提升店內體驗;影譜科技Moviebook的智慧媒體解決方案可幫助廣電媒體和新興媒體自動結構化和生成視頻內容;SenseTime商湯科技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涵蓋了城市管理中的各種自動化方案和操作。
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具有鮮明DNA的技術供應商更具競爭優勢。Forrester Research發布的《New Tech: Enterprise Computer Vision Software In China, Q3 2019》顯示,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共有8家中國計算機視覺技術決策者進入技術成熟期,為大規模產業應用奠定穩定基礎,分別是百度云、云從科技、海康威視、曠視科技、影譜科技、商湯科技、騰訊云、依圖科技。這些企業聚焦在安防、制造、文娛、傳媒、科教等行業,如百度AI云服務于央視、戴爾、蘇州公安局等樣板客戶,影譜科技則深挖智慧媒體業務,其智能影像生產技術融入各級廣電機構媒體融合建設中,并發揮重要價值。
人工智能助“新基建”數字化轉型,釋放萬億市場新動能
“新基建”的本質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用于帶動和支撐傳統產業向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作為“新基建”領域之一,人工智能帶動效應明顯,新華網評論稱“人工智能對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各新基建科技端領域具有重大促進作用;人工智能與5G、大數據等技術結合,將帶動諸多行業快速發展,為很多領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奠定基礎”。
據賽迪顧問研究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以較高的增速發展,產業規模達到1291.4億元,同比增速為30.8%。
國務院此前出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也已為人工智能發展劃出了具象的產業規模。到2020年,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進入國際第一方陣,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能產業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5萬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實際上,人工智能早已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本身已成為一種新型基礎設施。當前,人工智能的主流模式是“大數據+深度學習”,這種模式深刻改變著各行各業,人們開始在交通、物流、教育、醫療等眾多領域體驗到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副院長王鵬說,這些碎片化的人工智能接下來將整合在一起。“比如一個城市有一個巨大的、可能看得見的承載系統,叫城市大腦。它對城市里的交通、環保、安防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地信息獲取、分析、監測,并且為政府或者為社會公眾提供各種各樣的應用服務”。自此,人工智能站上了城市發展的大舞臺。
科技部日前公布,支持重慶、成都、西安、濟南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加上去年獲批的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杭州、合肥、德清縣,全國已有11地獲批建設。“國字號”試驗區出爐預示著人工智能或將成為未來衡量城市綜合實力的關鍵指標。
從政策到資金再到技術積累,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已經不輸于歐美,更關鍵的是,不斷深化的應用場景和數據流,將是中國的優勢。“新基建”背景下,人工智能技術更顯重要,將加速對產業的滲透和效率的提升。各行業則將在人工智能賦能下,迎來新一輪升級和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