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輔導作業累老師批改作業忙
“十分鐘的作業,能寫倆小時”“一寫作業,不是喝水就是上廁所”……類似的問題層出不窮。這并不能全部怪在學生身上。學生本身就處于活潑好動愛玩的年齡,自律性差,面對形式單調、內容枯燥無趣的作業,難免會缺乏興趣。
學校老師對于批改作業更是費時費力。假如一個數學老師帶兩個班級,給90名學生布置5道數學題,每道題用時10秒批改完成,那么他就要批改450道題,約1個半小時才能完成,而且每道題都要重復批改90次。這是一項很耗費時間的機械性勞動。不批改作業,就無法了解學生作業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據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中學專任教師工作量狀況及標準研究”課題組對福建、河北、吉林等省1154名中小學教師的問卷調查顯示,絕大多數教師每周工作時間都在54小時以上,實際工作時間超過法定工作時間的25%。而絕大多數教師的工作除了備課、上課、教研之外,有很大一部分時間都用在了批改學生作業上。
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數據解決作業難題
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迅猛,主要包括語音類技術(語音識別、語音合成等)、視覺類技術(生物識別、圖像識別、視頻識別等)、自然語言處理類技術(機器翻譯、文本挖掘、情感分析等)。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已開始普遍應用在各行各業,開始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服務,讓人類的生活變得更美好。
根據IDC(國際數據公司)數據顯示,在未來5年內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多個行業將極大提高其行業的運轉效率,具體在教育行業提升的效率為82%、零售業71%、制造業64%、金融業58%。
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在教育領域已有所發展,例如一些學習類軟件,可以讓學生把完成的作業直接拍照上傳,智能批改作業系統即可自動給答案并自動判斷對錯,形成深度分析報告,從而為更精準地因材施教提供必要的條件。
目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對于客觀題和簡單的數學口算以及英語發音等學科,可以做到智能批改。如果在中小學作文等主觀題也推行智能批改系統,可提升老師批改作業、批閱試卷的效率,減輕老師的負擔,從而節省出更多時間用于教學教研,更關注孩子的個性特長,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和效率。
信息化讓作業更有趣味性和創造性
目前在一些學校,老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存在內容枯燥、形式單一、知識型題多、實踐型題少等問題,為了滿足學生對于實踐型課程的需求,學校應該鼓勵老師多布置一些具有趣味性和創造性強的實踐類作業。
學生作業不僅是檢驗老師教學效果的必要手段,也能鞏固學生對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延伸。教師作為學生作業的設計者,可多方面綜合考慮,設計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作業,讓孩子掌握知識的同時,綜合素養得以提升。這對教師自身的發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例如,春天來了,老師可以讓學生去采集花朵標本,用識別植物類型的手機拍照軟件,開展花卉的對比研究。這種實踐性的作業,可促進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更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