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來自生物醫藥行業的代表紛紛建言獻策,為廣州培育壯大新動能鼓與呼。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楊洋、張姝泓、何瑞琪、林霞虹、肖桂來、賈政、侯翔宇、方晴
賈林:手機查看醫生看診進度
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許多醫療細分領域都有所突破和應用,以肺部CT閱片為例,原本人工閱片平均6分鐘可以看一位患者,由人工智能軟件進行分析輔助后,把所有可疑點列出來給醫生甄別,閱片時間可以縮減到6秒,大大提高了醫生的診斷效率。廣州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院長賈林認為:“各家人工智能在醫療上應用五花八門、各有精彩,有的是看肺的,有的看乳腺,但是缺乏整合,這樣很可惜。”
在賈林看來,人工智能在各家醫院的應用都取得了一定進展,整合時機也已成熟,迫切需要頂層設計形成合力。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階段,建設人工智能化醫院或形成人工智能醫聯體,不僅能提升診療效率質量,還能助推人工智能產業的加速發展和落地,吸引更多科技公司和人才投入產業。
賈林希望人工智能不僅可以應用于診療,還可以直接提升患者的就醫獲得感。“患者就醫流程中,候診時間長直接影響體驗,雖然現在已經有網絡掛號、繳費等,但距患者要求還有差距。”賈林表示,“通過就醫流程再造,解決患者和醫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比如預約了就診時間,可以在手機上實時查看醫生的看診進度,減少現場候診時間,不用像現在有些患者明明掛了11點的號,一大早就來,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門診的擁擠。”
孫筱放:吸引前沿科研團隊進駐生物島
近年來,廣州加快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和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市人大代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教授孫筱放表示,從科技創新發展環境和人才政策方面來看,廣州市已經走在全國前列,但是和世界一流城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
在規劃層面,孫筱放建議鼓勵大中型企業與中小企業、初創公司展開技術合作,調動多方積極性,全面參與到創新產業發展建設中。鼓勵民間進行科研投入、吸引全球高層次人才來廣州創業。“其中重要的一點是,要防止偏重創業團隊的學術頭銜和科研履歷,而缺少對團隊實際經營能力的考量。”
“以廣州國際生物島為例,對科創團隊的準入門檻應在除了學術頭銜要求之外,應該重視對項目潛力和可持續增長的前瞻性考量。應吸引更多前沿科研團隊進駐,促成相關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孫筱放認為,年輕的團隊和盈利模式健康的項目應該得到更多幫助,不要錯過企業最具潛力的快速發展階段。
梁耀銘:將高校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梁耀銘表示,當前生物醫藥產業在全球迅猛發展,廣州應該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契機下,搶抓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機遇,可以設立生物醫藥產業創新中心。
在梁耀銘眼中,醫療行業是一個非常需要產學研合作的行業。廣州不少優質醫院都是大學的附屬醫院,當產學研一體化積蓄力量后,可將高校的研究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當前,廣州已經集聚了一批生物醫藥企業。隨著冷泉港、GE生物園、賽默飛等國際生物醫藥領域巨頭相繼進駐,本土眾多行業細分領域企業不斷提升優勢。梁耀銘說,廣州應該保持這種發展勢頭,加大巨頭企業引進和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培育。
在扶持民營經濟發展方面,梁耀銘表示重在“放”。“政府要營造一個適合企業發展的環境,讓企業帶著成果落地生根。”他表示,生物醫藥是一個投資大、周期長的行業,需要政府堅定不移地為企業營造適合生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