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微軟全球總裁 施博德(Brad Smith)
上個月,科技巨頭微軟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全年營業收入超過千億美元,相比去年增長14%,表現十分亮眼,以超過8000億美元的總市值,位列全球最具價值的幾大科技公司。然而僅僅在幾年之前,不少人都認為,微軟最好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上世紀90年代,微軟開辟了屬于Windows系統的“黃金時代”,市場表現一度令其他科技企業望塵莫及。然而在2000年之后,錯過了搜索、移動互聯、社交媒體等浪潮的微軟逐漸落后于新興的競爭對手,業務增長停滯,開始顯露出“大廈將傾”的趨勢。
2014年,微軟新任CEO薩提亞上任,加速微軟的轉型進程。一方面,脫離對Windows業務的過度依賴,商業模式由授權向提供服務轉變;另一方面,提出“云為先”的口號,大力發展云技術,推出Azure企業級云服務,目前市場份額已處于全球前列。
曾經人們眼中日漸式微的PC時代霸主,如今憑借云服務重回科技領域一線,微軟究竟是如何打贏這場“翻身仗”的?不久前,來京出席活動的微軟現任總裁施博德(Brad Smith)就和我們分享了這其中的故事。
葉展旗:
你知道在中國,一些人認為技術無罪,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中性的,問題是如何使用好它。而另一些人認為,技術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會帶來威脅。你支持哪種觀點?
施博德:
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退后一步,意識到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是一樣的,一方面可以帶來深遠的益處,但同樣可能給社會造成難以承受的經濟影響,用在一些對社會有害的地方。
但是,人工智能的好處清晰可見,能應用于治療重癥、應對環境變化、改善殘障者的生活等方面。這些好處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可以抓住這些機遇。但挑戰也隨之而來,我們需要考慮到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首先,我認為很難阻止技術改變工作,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當工作內容發生改變后,人們應如何應對。更重要的是,一些人的工作會因技術進步而消失,那他們該怎么辦。這就涉及了更廣泛的問題,如何通過社會和經濟政策來滿足職業培訓和技能發展的需求。
在數據和隱私保護方面存在很多挑戰,坦白說,是因為很多企業的商業模式是以廣告為基礎的。而如果一家公司幾乎所有收入都來自廣告,而且廣告業務又是基于數據分析的,那么公司每一天都會面對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要努力保護數據還是賺更多的錢?這是一些公司目前面臨的最大挑戰。
而微軟在這方面的強項之一在于,數字營銷只占公司總營收很小的一部分。但這也不代表我們不會考慮這些問題,但相比追求廣告營收,我們能更容易地選擇保護數據。
葉展旗:
在中國有這樣一種論調,如果你分享更多數據,就能換取更便利的網絡服務。
施博德: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給予人們選擇。我們很可能錯誤地產生這樣一種假設——給所有人同樣的選擇才是正確的。我認為,給人們強制性的選擇是錯誤的。沒有人愿意接受。很多時候,人們準備好也愿意分享信息,但是他們會決定將信息分享給誰。就像你在Facebook上會自己選擇好友,在Instagram上決定賬戶是公開的還是私密的。如果他們有私人賬號,可以決定關注和不關注哪些人。所以我認為最基本的原則是,讓人們有選擇是否分享數據的權利,這也被市場證明是一種成功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