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中國高校對人工智能專業的熱情高漲。截至2017年12月,全國共有71所高校圍繞人工智能領域設置了86個二級學科或交叉學科。今年,全國高校首批612個“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已布局建設57個人工智能類項目。
但客觀而言,這一波人工智能的熱度是從企業開始的,無論是國內的BAT,還是國外的谷歌、亞馬遜,都資金雄厚且擁有各類大數據,幾乎成為各種先進技術的誕生地和試驗場。高校的人工智能研究和企業之間有多大差距?學生在高校的人工智能課堂能學到什么?畢業后是不是真的像傳說中那樣年薪百萬元?
注重前瞻性研究
準確地說,它是一只大鼠,背著攝像頭,腦袋上還插著3根電極——這是浙江大學2006年開始研究的增強視覺腦機互動。
“通過攝像頭,視覺識別地上的箭頭是向前走、向左轉還是向右轉,把信息通過電極刺激下達給大鼠腦部,讓它按照指令移動。”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潘剛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這一技術目前世界領先,如果能夠在人腦探索上有所突破的話,可以用于對植物人、漸凍人的輔助治療。
“我們正計劃跟浙江大學醫院合作,尋找自愿參加的病人。但是在10年或者20年里,這項技術可能都無法商用。所以,項目是在國家的專項資金扶持下開展的,企業暫時不敢涉及。”潘剛說。
“企業無法研究的領域,正好是高校的空間。”浙江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軟件學院院長王萬良認為,高校的特長是前瞻性的基礎研究,是探索人工智能的“無人區”。“高校沒有關鍵績效指標考核,可以花時間、精力、資源去探索可能幾年之內都沒有辦法出成果、沒有辦法商業化的基礎研究。”王萬良說,“但公司有盈利壓力,不太可能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去研究一項短期內無法商用的技術”。
清華大學同樣從腦科學切入,去年成立了清華腦與智能實驗室。“實驗室不是側重于支撐現實性人工智能主流應用,而是著眼未來應用的主動布局。”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尤政說,清華還針對目前人工智能基本理論框架面臨的困難問題進行研究,“因為人工智能的終極競爭力取決于算法的創新能力”。
目前,清華與騰訊、搜狗公司戰略合作超過10年,一大批研究成果被應用到騰訊微信和搜狗搜索引擎。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大學與阿里巴巴也開展了多項合作。在探索人工智能前沿技術的過程中,高校和企業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內容涉及多個專業
浙江大學1978年就成立了計算機科學系,1987年招收了第一個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生,是國內最早開設人工智能相關專業的高校之一。面對這一波人工智能專業熱潮,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吳飛很淡定,“專業叫人工智能還是機器學習并不重要,學什么才是重要的”。
人工智能學科是一門復合學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確定的人工智能學科包括7個方向,涉及機器學習、機器感知與模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撰寫的論證報告則包含了5個二級學科,涉及腦認知機理、知識工程和機器人與智能系統等。
“從定義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涉及多個專業,技術更新換代又非常快,所以高校必須建立一個課程體系的內核,包括數學、腦科學與認知科學、計算機等等。”吳飛還注意到,當前人工智能學科體現出泛化專業特征,不是只有人工智能學院才可以教,“因此新設立的學院一定是前沿型、復合型的,有智能教育、智能法學、智能金融、智能醫學等方向的課程”。
清華大學對人工智能的研究同樣始于1978年。尤政介紹,為了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的跨學科交叉研究,清華在體制機制上做出了創新,比如跨院系的教師兼職制度,計算機系的教授可以在生命學院兼職;還出臺了跨學科交叉學位評定制度,對于培養人工智能領域的跨學科研究人才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校企合作培養學生
關于人工智能最大也最誘人的“傳說”,就是畢業生輕松拿到百萬元年薪。對此,王萬良自豪地說:“剛畢業不一定能達到百萬元年薪,但是研究生肯定是不愁工作的,被搶著要。”采訪中,幾位教師也對記者表示,許多畢業生年薪都是40萬元左右,一兩年之后就能成長為項目負責人,年薪百萬元并不夸張。
掙錢多但是知識比較高深的人工智能專業,學生到底該怎么學?答案是校企合作。
在浙江工業大學的一個教室里,七八個學生正在格子間里編程。這里是學校獨創的模擬企業,引進了遠傳技術等多家公司,讓學生不出校門就能進企業。“實習之后才發現,企業使用的技術已經甩了學校課堂幾條街了。”一位學生說,老師雖然也了解最新理論,但教材還沒有更新,他們是在企業導師的指導下學會新技術的。
經過1年多的磨合,這個教室里的學生最后都留在了遠傳技術公司。
阿里巴巴和浙江大學的合作則更進一步,直接讓浙江大學的教授掛著阿里的工牌到阿里上班,出資替教授組建團隊,并聯合培養博士后。阿里技術與戰略部的負責人李貝告訴記者,2017年雙方成立了阿里浙大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探索了一些合作的新機制。
“比如浙大的某位老師要組建團隊,如果浙大想請最好的專家、留住博士后,可能給不起豐厚的薪資,但浙江大學和阿里合作,就可以由阿里來提供一個相對有競爭力的薪資,幫他在全世界組建團隊。”李貝說,雙方還協商好,研究成果4年之內歸學校,學校可以用于申請項目、發表論文、評職稱等,阿里可以無償使用,4年之后成果轉回阿里。
合作一段時間,雙方已經擁有了三維虛擬客服機器人、用戶服飾搭配推薦、實時布料仿真等成果,不少浙大學生也因此留在了阿里巴巴,拿到了傳說中的“高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