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芳草園小學課堂,孩子們分成若干個小組,在信息技術老師帶領下用暢學編程平臺,幫助電腦里一只叫笨笨的松鼠完成種植松樹、采摘松果的任務。松鼠笨笨怎樣能用更少的時間完成規定任務,又能和智能機器人完美配合?通過輸入各種指令,孩子們興高采烈地分享著自己完成闖關任務的方法,互相協作優化彼此的方案,選擇不同方法優化路徑。二(4)班李祎炫說:“我用了移動指令,設置人物指令,設置背景指令,說話指令,另外做動畫我需要寫臺詞,計算像素,很好鍛煉了思維。”
根據去年國務院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其中指出“實施全民智能教育項目,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有報道說我們國家缺人工智能人才500萬人。現在的小學生未來是要面對人工智能浪潮后,產生很多新的職業,從小做好這個方面的準備,很有必要。”
南京市信息技術和綜合實踐教研員王少峰說,目前,根據教育部門的要求,三年級到九年級每周最少一節信息技術課,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一年級開設。“過去我們的信息技術課主要是一些操作,現在更注重思維,比如融入編程的思想,不要忽略游戲,游戲的過程就是幫助他們建立思維的過程,通過模式識別、抽象訓練讓孩子能為各類問題定制人工智能及信息化高效解決方案。”
把“編程”納入課程,國外很多地方早已實行。比如英國2014年提出“編程者國度”計劃,將編程納入5-16歲孩子K12教育必修科目。同年,愛爾蘭、意大利等11個歐洲國家將編程納入中小學教學課程。2015年——2016年,日本、韓國將編程納入教學大綱,將分別在2017年到2020年開展一年級到初三的編程教育普及。
王少峰說,編程成為中國孩子的必修課,最主要能培養孩子“計算思維”。目前南京從一年級開設編程課的學校大約有10所,最大的問題還是師資,大部分學校信息技術老師有兩名,最多是三名老師,想要從一年級就開設相關課程,首先要把師資補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