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2017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產業,“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寫入了全國政府工作報告。
整整一年時間過去了,人工智能也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建議2018年要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除了政府工作報告以外,在全國兩會上,也有許多企業大佬的提案中涉及到人工智能的內容,這些內容對于判斷產業走向和發展階段同樣有著重要的參考作用。
億歐整理了2017年與2018年企業代表們提出與人工智能相關的提案,并且發現二者確實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變化,而這也代表了人工智能發展階段已經發生了改變。
由探索到明確,AI產業圈地已經開始
在2017年的提案中,有不少企業代表已經提出了人工智能在各個場景下的應用落地。
百度董事長李彥宏的三個提案均與之相關,分別是用人工智能技術來解決兒童走失的問題,用人工智能技術調交通信號燈,以及更宏觀的人工智能和各個行業的結合。雖然均與AI的落地應用相關,但前兩項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成分更重,且與百度自身商業化行為無關;而他提到的人工智能與各個行業的結合,并明確沒有具體方向。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同樣如此,盡管在提案中他并沒有提到人工智能,但在其后的答記者問中,他提到騰訊的AI Lab在進行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各個事業部門(BG)里面都有AI的團隊,在不同領域有很多方面的不同的應用。
而在今年的兩會上,各家大談AI應用卻不提具體方向的局面被打破。
李彥宏在提案中重點提到了自動駕駛,建議“打造自動駕駛政策全球新高地,構建汽車產業強國”。而馬化騰則聚焦了AI+醫療,以及智能制造兩個方向,提出了AI技術在其中的未來應用趨勢。搜狗CEO王小川同樣在今年的提案提到了AI+醫療的行業應用,他建議“構建新型醫聯體,打通醫療惠民‘最后一公里’,實現每個中國家庭都有家庭醫生”,這其中少不了人工智能的身影。
百度對于自動駕駛的重視程度自然不用提,在過去的一年里,Apollo自動駕駛平臺發布且不斷升級,已經成為百度人工智能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另一個是DuerOS平臺)。而騰訊同樣在AI+醫療領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財力,無論是騰訊覓影的發布還是大大小小的投資動作,都表明了騰訊在這一方向上的野心。
如果說2016年是AI應用萌發的一年,那么2017年就是AI應用快速發展的一年。如今,無論是互聯網科技大廠還是AI創業頭部公司,都已經基本進入了商業應用階段,也確立了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AI產業格局已經初步確立。
AI技術應用,要重點關注實體經濟
在今年的兩會提案中,科技企業各自的發展方向逐步明確,而在這些方向中,AI賦能實體經濟也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重點之一。
在關于數字中國建議的提案中,馬化騰認為人工智能或許可以用來幫助深化智能制造并提高工業互聯網的進程。而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的提案中,他認為人工智能一定要與行業結合,形成真正有效的行業智能,助力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快速融合。佳都科技CEO劉偉也在提案中表示,建議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加深人工智能在實體經濟領域的場景探索。
在2017年的十九大上,“把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已經出現在了大會報告中。而兩會上相關建議的提出,必然將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實體經濟的融合。
盡管在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早期,互聯網產業留下的海量數據與其數據架構更適合其發展,但無論現在還是未來,人工智能企業都必然要到實體經濟中掘金,而傳統產業也需要AI技術的賦能,這將是一片長期而寬闊的藍海。
大廠希望平臺化,初創公司何去何從?
如果說各家公司已經在AI產業已經有了初步的勢力劃分,那在各個垂直領域搭建AI平臺就是構建勢力、展示實力的具體手段了。
在2017年兩會上,并沒有哪位企業大佬提到AI應用平臺的構建;不過2017年11月,科技部直接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上,宣布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在今年的兩會上,構建AI應用開放平臺成為了不少企業代表關注的重點之一。李彥宏就在提案中表示,建議國家出臺更大力度的項目、資金、稅收等政策措施,鼓勵企業開放人工智能平臺,加速構建智能時代的國家創新基礎設施,呼吁和鼓勵更多的企業開放其人工智能技術。
楊元慶則從賦能中小企業的角度提出了類似的建議,他認為培育行業智能領軍企業有助于在重點行業推動應用示范,而搭建國家級行業智能應用平臺則有助于支持中小企業智能化。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技術開放平臺和行業應用平臺是未來AI技術的重要應用形式,但在形成平臺化后,AI產業將被大公司逐漸劃分開來,占據有利地形,創業公司就更需要從垂直應用的角度思考未來的商業方向。
可以說,經過一年的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無論是大廠的平臺化打法,還是產業格局逐漸劃分,都意味著這一產業正在逐漸成熟。
不過,成熟也并不意味著AI產業機會的喪失。在眾多垂直領域,以及目前AI技術尚未觸達的實體經濟和傳統產業中,都蘊藏著更多的商業價值等待開發。新誕生期的AI產業有新的機會,逐步成熟的AI產業也有著不同的玩法,場內的玩家應該如何順應這些變化而變化,相信也會給我們帶來新的驚喜。
可以肯定的是,就像徐小平老師說的那樣,AI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沒有泡沫,只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