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圖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作學術報告。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 James Fraser Stoddart)的報告以“Engines Through the Ages”為題,介紹了他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分子識別與組裝過程中模板合成雙穩態機械互鎖型分子 (如輪烷和索烴) 的方法。
司徒塔特院士認為,第一代分子泵的設計與合成將為第二代分子泵的研究奠定基礎,優化后的人工分子泵空間更開闊,利于電子間相互作用,因而具有更高的運行速度,這一特點為解決對焓和熵有更高要求的聚合物合成問題鋪平了道路。
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圖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保羅·納斯作學術報告。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諾貝爾獎獲得者保羅·納斯( Paul Nurse)的報告以“Controlling how cells reproduce”為題,介紹了他所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發現并闡明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激酶對細胞周期關鍵調控機制的成果。這一重大發現獲得了 200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潘建偉作學術報告。
中科院院士潘建偉的報告以“從量子物理基礎檢驗到未來信息技術”為題。他指出,作為量子調控技術的系統性應用,包括量子通信、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等在內的量子信息技術可以在確保信息安全、提高運算速度、提升測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經典技術的瓶頸,成為能源、信息、材料、生命等領域重大技術創新的源泉,為保障國家安全和支撐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核心戰略力量。
潘建偉院士認為,以量子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二次量子革命也一定會帶來人類社會物質文明的巨大進步,同時也給了我國一個從經典信息技術時代的跟隨者、模仿者轉變為未來信息技術引領者的偉大機遇。
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武向平作學術報告。
武向平院士的報告以“射電天文望遠鏡: FAST 與 SKA”為題,簡要介紹了我國自主研制的 500 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FAST)及其建成以來取得的科學成就,重點介紹了下一代的超級射電望遠鏡-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 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的組成結構、工作原理及科學目標。
武向平院士指出,SKA會對自然科學和人類文明作出劃時代的重要貢獻,作為 SKA 主要成員國之一的中國,將以大國的風范和責任,以及對卓越科學目標勢在必得的追求,在其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主導作用,獲得豐厚的科學回報。
5月29日上午,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舉行學部第六屆學術年會首場全體院士學術報告會。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譚鐵牛作學術報告。
譚鐵牛院士的報告以“人工智能:天使還是魔鬼?”為題,介紹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發展歷程、 發展現狀和未來趨勢,揭示了人工智能的問題和挑戰。
譚鐵牛院士指出,經過60多年的發展,人工智能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總體發展水平仍處于起步階段。當前人工智能處于從“不能用”到“可以用”的技術拐點,但是距離“很好用”還有數據、能耗、泛化、可解釋性、可靠性、安全性等諸多瓶頸,理論創新和產業應用發展空間巨大。“高科技本身沒有天使和魔鬼之分,人工智能這把雙刃劍是天使還是魔鬼取決于人類自身。”他認為,未來應當未雨綢繆,形成合力,確保人工智能的正面效應,確保人工智能造福于人類。